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6007508341D/2022-00146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7-05
名称: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79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7-1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79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2-07-11  浏览次数:-

龚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广州国际绿色低碳金融交流中心 推动广州国际金融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79号)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6月23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并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2017年以来,我市依托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绿色领域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五大国有银行均在穗设立绿色分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等设立绿色支行,广州银行、粤财信托等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建设银行在穗设立全国首家气候支行。同时,我市已设立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绿色环保板、“粤信融”绿金专区、“开绿融”“绿色银赁通”等一批绿色金融对接平台;开发“绿色碳链通”等服务绿色金融的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推广绿色供应链融资模式、碳惠贷、碳排放权抵押贷、药品置换责任保险、“保险+期货+银行”“银行+融资租赁”等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发行“三绿”“三标”和再生纸、光伏行业等一批全国首单绿色债券和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及首批碳中和债,有力支持轨道交通和电动公交置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智能电网建设和生活垃圾零填埋等重点领域。

  (二)加强统筹谋划明确广州国际金融城发展定位。一是2021年4月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明确加快广州国际金融城开发建设,创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示范区。同时,广州国际金融城已纳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一江两岸三片区”范围,在产业发展和功能布局上,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数字创意等产业,建成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二是2022年1月天河区政府印发《广州国际金融城“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将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为国际化综合金融中心,着力打造粤港澳金融合作示范区,发展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跨境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特色金融,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培育发展优质的期货经营机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期货相关产业链。推进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等金融新业态,联动天河中央商务区,适度错位、协同发展,打造国际化综合金融中心。三是2022年4月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广州国际金融城理财和资管片区建设,打造理财和资管机构中心城区集聚区。

  (三)加速推动绿色低碳科技成果产业研究转化。一是大力推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等专业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有效提供科技成果和投融资对接、品牌赛事、政策宣讲等活动,帮助绿色低碳企业对接市场、人才、资金等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其中,助力广州楹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河区绿色企业)获得新增融资,实现产业转型,并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目前世界唯一实现第三代集成生物炼制工业化量产的企业。二是充分发挥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为绿色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通过修订印发《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管理办法》,将资金池贷款项目单个企业年度贷款总额上限由2000万元调整为3000万元,贷款期限上限由两年调整为三年,通过设定强制执行立案等补偿申请条件,合作银行代偿申请时间平均缩短90天,加强23家合作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其中包括我市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领域企业。截至2022年5月30日,资金池共为7266家企业提供贷款授信达789.2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544.59亿元。

  (四)推动数字科技与绿色低碳金融产业深度融合。一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广州市研发了“穗碳”大数据平台。该平台由“穗碳计算器”微信小程序(前端数据收集)和其后台的企业能耗、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后台数据汇集和分析)组成,为广州市企业提供碳排放计算分析和管理服务,解决了企业碳排放测算的难题。同时,通过汇聚企业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展现我市工信领域绿色化水平,为实现双碳目标、产融结合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广州市加强区块链技术及应用专题研究,支持区块链在物联网、网络服务、金融行业(证券交易、银行票据、支付清算等)征信体系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三是支持政府引导基金促进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包括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科技创新母基金在内的共7支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方向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产业、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已累计投资小鹏汽车、悦鲲环保科技、穗氢科技等一批绿色低碳产业企业,有力推动我市绿色低碳科技研发以及成果的转化转让。四是积极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强化与上交所南方中心、深交所广州服务基地、港交所合作,搭建精准服务对接平台,推出“天河资本班”等专场培训,为天河区内的科创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政策宣讲、股权激励整体规划、实务操作等专业上市培训服务,助力企业上市挂牌。

  (五)搭建绿色低碳金融交流平台并促进招商。一是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2020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成立大会在广州召开,由广东绿金委、深圳绿金委、香港绿色金融协会、澳门银行公会共同承办,广东省政府、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澳门特区政府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中国绿金委等领导出席,为切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落实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桥梁。二是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互认。与香港品质保证局签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合作备忘录》,合作推动绿色金融技术和经验分享。联合港澳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指南——整车制造业》,并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标体系拓展至电子制造业,与香港品质保证局、世界银行合作推进绿色建筑融资工作。将香港品质保证局纳入广州绿色企业和项目认证中介机构库,鼓励港澳绿色认证机构参与我市绿色项目认证。三是加强交流合作与经验分享。联合香港品质保证局、澳门银行公会等为广州地区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开展辅导,组织香港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代表团到广州参观和了解绿色债券发行情况。2017年以来,先后在多届香港亚洲金融论坛、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澳门环保展、广州金交会等论坛展会上举办绿色金融专题论坛会议,搭建大湾区绿色金融交流平台。四是目前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已引进蜂助手、万丈金数等数字经济企业进驻。

  (六)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培育孵化。广州市将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纳入市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引进、培养绿色金融专业人才。

  二、下一步工作

  (一)丰富广州国际金融城绿色金融产业业态。围绕金融城辐射优势、区位优势、产业集聚优势,抓好用地招商和楼宇招商。市、区联动加快引进绿色金融法人机构、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和各类绿色金融中介服务组织。支持进驻金融城的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和碳核查、碳中和等工作,构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丰富金融城绿色金融产业业态,支持我市绿色低碳发展和产业低碳转型。鼓励广州国际金融城与香港、伦敦等境外金融中心加强绿色金融与跨境金融合作,为广州企业走出去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绿色金融支撑,鼓励区内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

  (二)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支持区内银行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支行等绿色金融专营机构,配备绿色金融专业业务团队,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的专业性。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助力推进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对相关绿色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成立各类绿色产业基金和市场化运作的绿色产业担保基金,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担保,或在其他产业基金中优先支持生态环保项目。

  (三)加大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支持碳基金、碳债券、碳保险、碳信托等金融创新。探索银投联动服务绿色融资,开展银保联动贷款、节能环保企业股权化直投业务等创新,进一步推进碳排放权及其他环境权益交易,支持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基于林业碳汇的生态补偿等碳金融业务创新。

  (四)加快广州国际金融城理财和资管片区建设。依托天河区金融机构集聚等优势,加快引进境内外法人金融机构及其理财、资管子公司、合资证券基金期货法人机构,积极探索资管产品和服务创新,开拓高端私人理财和定制化资管服务。发挥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示范区作用,探索建立理财和资管机构专属的落地服务新模式,打造理财和资管机构中心城区集聚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在金融城发展碳金融业务。

  感谢您对广州国际金融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