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以“生态保护齐参与 野生动物共守护”为主题的共建活动在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以及凤凰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同时标志着第44届“爱鸟周”宣传活动的正式启动,也预示着天河区生态保护工作步入了政府、科研机构与社会力量协同合作的新阶段。
科技助力野生动物保护,创新生态教育形式
活动现场,广东省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全面展示了其在穿山甲智能化监测、珍稀物种人工繁育以及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活动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参与者不仅深入了解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战略,还亲身体验了鸟类鸣声识别系统、林间观鸟导赏等特色项目。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的专家更是现场演示了创新技术,生动展现了科技在物种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全民参与热情高涨,爱鸟护绿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踊跃加入。在标本陈列区,大家围聚在一起,仔细聆听讲解,认真学习鸟类辨识知识,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参与活动的张女士深有感触地说道:“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生态保护理念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仿佛就在眼前。以后我一定多带孩子来参加这类活动,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政研社携手合作,共筑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
在此次共建活动中,成功构建了“政府主导、科研支撑、社区参与”的野生动物保护新机制,这一机制将有力推动生态保护工作从专业领域向更广泛的社会大众延伸。据相关方面介绍,后续将依托社区开展生态宣传,并组织居民参与栖息地巡护等志愿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随着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天河区将形成包括“爱鸟周”宣传、自然观察节、生态守护者计划等在内的全年系列活动矩阵,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民实践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