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天河区委党校组织2021年处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第一期学员到棠下和猎德,开展主题为“传承与创新”的现场教学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使命
学员们来到棠下达善大街湛川祖祠内,集体参观了天河区首个红色学堂:毛泽东视察棠下农业合作社旧址。据悉,1958年4月30日,毛泽东主席来棠下视察,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在棠下农业合作社举行“六级干部会议”谈话中指出,当干部的要关心群众生活,要走群众路线。这是棠下历史上最瞩目的一笔,也是天河红色文化的珍贵历史遗存。2020年底,天河区完成了毛泽东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修缮保护工程,通过“深挖红色资源、厚植红色基因、筑牢红色阵地”,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
学员们一边认真听讲解,一边驻足观看图片、实物、视频和沉浸式场景还原,共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学员们边走边听,边思边学,老一代党员和新一代党员在红色学堂里架起了一座薪火相传的桥梁。在重温入党誓词环节,学员们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时的郑重承诺和职责使命。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铮铮誓言,字字铿锵,强烈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学员。
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通学习参观,从中汲取了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力量,在日后工作中要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坚守初心使命,要把对党的忠诚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向党和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聚焦创新前沿,助力高质量发展
随后,学员们前往“猎德人家”开展现场教学,并在猎德社区党校聆听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模”曾巧玲同志分享社区基层服务群众的心得体会。
据悉,“猎德人家”是天河区着力打造的社区基层治理“一站式”服务的创新平台,集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便民服务功能于一体,服务范围涵盖猎德复建区四个区6416户,占地1618平方米。共设置社区党校、羊城家政室、家庭医生服务驿站、社情民意室、党建活动室、志愿服务站、村史馆、非遗传承室、图书馆、康体厅等10个完备的功能室。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了家门口的“公共服务圈”,推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猎德村搭乘改革开放和珠江新城建设的东风,成为广州市旧村改造的首个示范标杆,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完成后,猎德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集体年收入从2007年改造前的500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4亿元,比改造前增长8倍。
不少学员均在天河学习、工作或生活了十余年,甚至几十年,他们不仅是目睹天河巨变的见证者,更是参与天河建设的劳动者。大家感慨万千,昔日“脏乱差”的城中村“握手楼”,摇身一变成矗立在珠江边上的现代化社区,猎德的华丽蝶变是天河发展的缩影,猎德人家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如今的猎德生态美、社区美,如今的猎德产业优、村民富,在天河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它正助力天河中央商务区全力打造“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一个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范本正在此崛起。
半天的现场教学深受学员欢迎,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活动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干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今后将把实践成果转化成为抓工作落实的思路举措,为助力天河争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典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区委党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场教学”是党校课堂专题教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近年来,天河区委党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加大案例教学、实训教学力度,特别是现场教学的实践,成为党校学习培训重要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