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河动态 > 媒体聚焦

港澳青年为何首选广州创新创业

发表时间:2019-07-04 01:21:46 信息来源:本网 浏览量: -
A+ A+ A+


广州成为港澳青年内地创新创业第一站,湾区如何吸引创新人才?专家代表在论坛现场展开讨论。

目前珠三角9市都在努力吸纳港澳青年创新人才,广州如何能够成为港澳青年内地创新创业的第一站?针对这一问题,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创业代表、港澳青创研究专家和南都大湾区工作室记者在论坛现场展开了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

港澳青年之家助力创新创业

广州市天河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余玲首先分享了在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方面的“天河经验”。她表示,港澳青年之家已经成为天河区支持港澳青创的一张名片,成立两年来帮助70多个港澳项目来到广州落地创新创业。

对于来广州的港澳创业青年,为了让他们在天河有“家”的感觉,天河区委统战部选取区内有港资背景或有针对港澳项目提供专门服务的创新载体建设港澳青年之家的下属基地,这种基地天河区已经有了4个。

作为来穗的香港创业者代表,广东令狐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植治邦也表示,他的公司是为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服务的,目前总部设在香港,在广东设有多个研发中心和办事处,其中首个落脚点就落在广州。

之所以把公司首个落脚点放在广州,是因为这里提供了一个相对熟悉的语言生活文化环境,此外广州的交通优势也让它成为一个很好的落脚点,他可以早上从香港出发坐高铁不到一个小时来广州南站,跟团队在番禺开完会议后,坐高铁去中山与投资人进行午饭会议,之后坐船去深圳办公再直接回香港。

港澳青年创业呈现“四高”特点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研究员陆剑宝认为,目前港澳青年创业呈现出“四高”的特点:创业青年高学历、创业方向聚焦高新技术领域、产业环节位于微笑曲线的高端、创新产品附加值高。他认为,政府进一步支持港澳青年来内地创业有三大抓手,一是在物质跟精神上的创业政策支持,二是构建一系列创新支撑的品牌,包括孵化器等,第三个就是举办像南都这样的市场化对接活动。

圆桌讨论上,南都首席记者魏凯也从媒体视角提供了一些观察,建议广东各地办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不能只是给一个办公室或公寓,真的要设身处地站在港澳青年的角度理解他们需要什么,以换位思考的心态和标准为他们提供帮助,这样才能真正做出品牌,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来创业。

两大领域创业团队有望获得免费培训

在举办圆桌对话的同时,昨日南都报系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戎明昌和红杉资本公共与公益事务部总经理、创科香港基金会总干事慕林杉还一起启动了“2019X-PLAN创科超人团广州站”招募,凡是在广州的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初创企业都可以申请加入以获得创业培训和帮助,这两个产业也是广州市重点支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

在培训内容方面,X-PLAN创科超人团导师将在公益培训中设置产品、市场、团队、资本四大课程模块,从产品打磨到市场开拓,从团队建设和资本对接,凡是创业企业会碰到的难点问题都将在培训中得到重点讲解和资源输送。

作为广州站培训的协办方,南都也将充分发挥资源联接的作用,携手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等单位,为参加培训的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各界声音

●广州城市治理榜是媒体转型标志性项目

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晋升:南都广州城市治理榜是传统媒体向智库型媒体转型的标志性项目。发挥传统媒体信息整合的优势,更好地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参考方案,这对传统媒体来讲是很有意义的探索。过去,记者首先要会写稿,而现在要求记者不仅要掌握新闻报道的能力,更要能够提供决策咨询价值的研究报告甚至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具有调查研究的能力、决策参考的能力。新的传播环境下和国家推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媒体被赋予了新的意涵,应该更多直接参与到治理现代化当中,寻找新定位发挥新作用。

●南都推动我们做得更多更好

广州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张振贵:有幸六年来与广州城市治理榜一起走过,得到了许多鞭策和鼓励,对公安媒体人是难忘的岁月。南都推动我们工作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听了许多专家学者对未来的思考,觉得压力更大、任务更多。但相信有南都同行,路会越走越宽广。

●榜单促进民意反馈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本届南都城市治理观察团成员、广州市政协委员、民盟广州市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谭国戬:本届广州城市治理榜最大的亮点在于发动群众进行了广泛参与,治理榜评选方式广泛、客观,赢得了市民满意更得到各级职能部门认可,促进了民意反馈和政府的良性互动。相信南都广州城市治理榜未来能够产生品牌效应,取得更深入更广泛的社会反响。

●让市民更主动参与城市治理

公众号“城市战争”创办人孙安东(网名孙不熟):过去城市治理往往是以神秘的面貌示人,而南都广州城市治理榜用大数据将复杂的事情量化,让市民非常容易感知到这个城市的治理是什么样,了解到政府部门有哪些创举,这样的媒体行动,恰恰解决了城市治理过去局限于政府内部的单向度问题。榜单上的这些通俗指标,让市民容易理解,并且有主人翁意识,愿意更积极参与到城市治理和数字城市建设。

●六年榜单发布见证城市变化

红杉资本公共与公益事务部总经理、创科香港基金会总干事慕林杉:六年的时间,南都用榜单的方式见证了城市正在发生的变化,这需要媒体的主动担当,也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各个社会治理主体共同的智慧、勇气,以及对于未来的信心耐心。坚持了六年的治理榜,一步一步走得非常扎实,让大家可以看到城市如何用心地发生着变化,这背后就是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好、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这座城市会变得更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