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河动态 > 媒体聚焦

27年与6000人:一个经济强区的社会温度

发表时间:2020-07-28 10:22:17 信息来源:南方+、南方日报 浏览量: -
A+ A+ A+

  这个月,好人尚丙辉入户天河了。

  拿到崭新的户口簿、身份证时,尚丙辉笑了,“在广州生活了27年,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落了户成为新广州人,感谢政府的关怀!”

  从“最美破烂王”尚丙辉到立德树人的好人秦兆年,9个好人工作室连接起数十万人的志愿者群体;多年来,好人工作室的志愿服务从单个求助,变为项目点单;内容也延伸到科教扶贫等助力社会发展的各方面。

  高楼大厦层起,映照出城市发展的速度;一个个礼遇好人的故事,折射出经济强区的社会温度。作为广州新的中心城区,一直以营商硬实力与创新力“出圈”的天河,更是好人扎根的幸福城区。截至目前,天河发掘选树“天河好人”324名,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省道德模范人数位于全市前列。

  当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是凝心聚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有力保障,天河正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双统筹”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凝聚起同舟共济促发展、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强大动力。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奋斗者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好人效应”将转化为推动天河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能。

这些年,被称为“最美破烂王”的好人尚丙辉将自己的善行播种在广州这座城市。

  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

  一个工作室和6000多名好人

  在天河客运站附近的一个小路斜坡处,泛白的招牌有了年头,“尚丙辉好人工作室”几个大字却始终鲜明。“天河好人”“广东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荣誉证书和感谢锦旗铺满了墙,一间不大的工作室,常常有外来人员往来,吃饭、住宿、寻亲。这里成了流浪人员的家。

  尚丙辉是谁?初次路过的人常常感到惊讶,而在广州天河,他是好人“网红”:常在天河公园北门附近遛弯的人们知道,每天的免费义剪活动就来自于此;棠下的孤寡老人们知道,当志愿者们来探访、陪伴,不少是来自“尚丙辉好人工作室”;流浪者们也知道:每天,工作室的热线总是接到各种各样的寻人求助。

  他是废品收购站老板,然而他更多的工作却是救助流浪汉。27年与300多万元;1个人与6000多人……如果概括尚丙辉在广州的这些年,这两组数字就是最佳说明。

  27年前,尚丙辉曾是“广漂”,年轻时他南下广州,卖过水果、做过废品收购,一次意外中,尚斌辉受到一位陌生老人的救助,身体恢复后,他寻遍广州却未见到恩人。为了将善心传递下去,他开始帮助流浪者,至今累计捐助了300多万元,被人们称为“最美破烂王”。

  这些年,尚丙辉将自己的善行播种在广州这座城市,受过他恩惠的人不可计数。而他,也将文明种子遍撒广州,感召了更多人参与。从一个人做好事,到一群人做好事,成了尚丙辉感受到的最大变化。

  2014年,尚丙辉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成立,团队致力于为流浪(流动)人员提供寻人、亲情关爱、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至今,尚斌辉的背后,已凝聚起超过6000个志愿者。

  “一起做好事的人多了,帮助人的手更有力了。以前寻人、帮人需要几个月,现在最快只需1小时。”尚丙辉说,在连接了29个志愿分队的微信群里,有刚毕业不久的90后大学生,也有上了年纪的阿姨,无论白天黑夜,只需一个志愿服务征集消息,就有二三十名志愿者响应。

  90后陈勤英便是其中一员。2014年,正在广东财经大学读书的陈勤英初次拜访了尚丙辉,当她得知尚丙辉救助流浪者的事迹时很震撼:“原来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可以这么大,我是不是也可以像他那样帮助别人?”

  寒窗苦读十多年,毕业后,陈勤英没有选择高薪的工作,而是加入到尚丙辉好人工作室。在做志愿者的四年里,陈勤英帮助200多位流浪者找到家人回归家庭。她的事迹广为人知,并于2019年获评“广州好人”荣誉称号。

  如今,以尚斌辉好人工作室为依托,60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城市中,成为传递温暖的重要力量。疫情发生至今,已帮助20多个家庭团聚,最长的相聚跨越了45年。依托志愿者网络,寻人力量延伸至全国多个城市。

  “大家喊我们‘好人’,其实,我们做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事。对于外来人员而言,广州是第二个家,我们想把大爱传递在这个温暖的城市。”尚丙辉说,下一步,好人工作室将引入心理疏导等专业培训,让助人更专业。

秦兆年立德树人工作室作为天河科教扶贫的队伍之一,将继续走向全国各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未来。

  从温度到深度

  文明社区里的“天河经验”

  “我腿脚不便,家里也没有装电梯,最头疼的是身体不舒服时,不知道怎样外出就医。志愿者说有需要时可以陪伴我就诊,我真的好感动”,7月18日上午,在天河南街社工服务站联合11名社区志愿者对独居高龄长者天河南街社区的探访活动中,居民李婆婆激动地说。

  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关键时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是社区社区防疫的“宣传员”,是公交站的“防疫卫士”,也是街坊的“跑腿侠”。他们用行动为有爱的天河绘出最温暖的底色。而通过志愿服务打造和谐邻里、文明社区,凝结成社会治理的“天河经验”,走出了从温度到“治”度之路。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有多少志愿者!”十几年义工生涯,广东省党代表、广州市天河区启智社工中心党支部书记李森一直把这句话奉为座右铭。

  从一名志愿者做起,19年来累计志愿服务超3.5万小时,引导10万多名市民参加志愿服务……李森帮助过上百位肢体残疾人士、智障人士、孤寡老人,为广州创造了做公益的平台。

  他创立了华南地区第一个志愿者网站,引导数万名市民参加志愿服务。平台也先后获全国优秀志愿组织、广东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广东省志愿服务集体金奖、广州市十大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

  2012年,李森辞去电信的工作,注册成立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申请成立党支部。启智党支部通过响应天河区“两新”组织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试点,通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搭建一个与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在社区形成“1名党员义工+1名服务对象”帮扶形式;成立“党员社工+党员义工”爱心党员服务队;将党建工作和家综各领域的服务相融合,形成一体化服务格局。

  2017年10月,李森正式在员村街道设立李森党代表工作室。两年来,李森党代表工作室积极参与到员村街道辖区内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服务开展、社区议事平台议事等工作中,逐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天河区员村街为例,街道服务社区居民20多万人,而政府购买服务只有20名专业社工,但启智社工中心拥有大量以商务区白领和在校大学生为主的高素质的志愿者资源,再通过‘社工+志愿者’联动的方式,服务的层面就大大拓宽了。”李森透露,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启智社工中心的社工带领志愿者协助街道、社区共计服务居民9630人次,为200多人提供心理辅导,社工的组织动员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这几年,我们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出将近500人的志愿服务骨干队伍,每周风雨不改开展50多项志愿服务,提供800多个志愿服务岗位供志愿者网上报名参加,满足广大青年服务社会、拓宽社会接触面的需求,同时也服务广大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李森说。

  从树人到育人

  科教扶贫“走出去”

  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若有一位银发老人与你擦肩而过,他可能是“天河好人”秦兆年。自从1995年从华南师范大学退休后,秦兆年与夫人刘达莲投身科教扶贫,25年来上百次前往新疆、四川等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累计捐赠4万余件科普器材和教材。

  挖掘像秦兆年一样的身边好人典型,以点带面激荡“好人效应”,广州天河创新设立了9个“天河好人”工作室(站),秦兆年立德树人工作室便是其中一个。作为电化教育方面的专家,秦兆年带领工作室团队以立德树人、以科教育人,编制光动媒技术教材、举办宣传展览及讲座。今年疫情期间,秦兆年将课堂搬上网,通过微信为内蒙古、石家庄等地的教育部门和教师举办了50余场讲座。

  走进秦兆年的家中,不到10平方米的卧室里堆放着各种教材、投影仪和教学用具,一张安装了两个灯箱的“智慧课桌”占据了过道,这是秦兆年的得意之作。运用光学原理编制的教材幻灯片配合“智慧课桌”使用可产生动态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配套二维码为观看上传至互联网的动画视频提供了接口。

  更重要的是,“智慧课桌”的制作成本仅需几百块,便于推广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教育质量。今年,工作室在天河对口帮扶的贵州纳雍天河实验学校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为孩子们送去了10张智慧课桌和配套教材。在天河的天英小学里,36个展板、4张智慧课桌正在利用暑期假期进行安装。

  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对缩小贫富地区、城乡之间差距不言而喻。“要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教育。”在秦兆年看来,“有教无类”意味着要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好的教育,阻断贫穷在代际传播。

  秦兆年立德树人工作室建起一支强大的战斗队伍,成为天河科教扶贫的阵地。在工作室团队中,有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成员、也有华南师范大学历届大学生双创团队,“老中青之间,科研组相互学习、传递经验和技术,志愿服务队将成果带进街道和社区,带回反馈和修改建议。”秦兆年说,“现在教材编制得更快、内容传播得更广。”

  对于今年86岁的秦兆年来说,年纪愈大,时间紧迫感愈强。秦兆年希望凭借工作室团队,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与科教手段结合,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全媒体融合教学,打造成为广州、乃至全省的特色品牌。他透露,在重庆开州,2个秦兆年立德树人科普教育基地正在筹备中,科教扶贫将继续走向全国各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未来。

  善的循环:

  “最美破烂王”扎根记

  本月,“最美破烂王”尚丙辉成了新广州人。

  这些年尚丙辉先后被评为“天河好人”“广州好人”“广东好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和“感动广东十大新闻人物”“广东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由于他的年龄和学历等原因,无法享受广州的福利待遇。今年6月,在天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专门通过“绿色通道”将尚丙辉户口转入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街道办。保障了他今后享受广州市户籍的所有福利待遇。

  “在广州生活了27年,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了,现在落了户成为新广州人,感谢政府的关怀!”近日,拿到崭新的户口簿、身份证时,尚丙辉笑了。他正式入户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街公共集体户,成为一名新广州人。

  以前,尚丙辉常常为他人找到“家”,善行义举长达20多年,他与广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次,他真正扎根广州这片土地,决心为广州做更多服务。

  落户天河的尚丙辉,每天依然在为公益事业而奔波。就在7月5日,他又帮助了一位在广州流浪了六七年的李开军找到远在四川的家人,让他与亲人团聚。尚丙辉表示,“我会尽我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为广州这个‘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认识广州、爱上广州,在尚丙辉眼中愈发平常,与这座城市共成长,城市温度烙印在他的血液中,一直在他的故事中。刚开始做好事时,尚丙辉还未料到,自己能坚持20多年;而他更无法想到,30年后的自己,可以凝聚6000多名志愿者的力量一起做好事。

  这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好人做好事,更要好人得好报。凡此种种,是城市的温度和友善,让更多的人见贤思齐。

  如果说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名片,那么道德便是涌动在城市脉络中的暖流。凝聚正能量,助推道德高地建设,天河好人中,有济世为怀的医生,有见义勇为的公交车司机,有桃李芬芳的小学校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岗位上,弘扬着文明天河正能量,成为天河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然而,在他们当中,还存在这样一些困难群体:或身体残疾,或长年患病,或突遇灾难,他们急需社会大众施以援手。

  “不让好人受委屈,要让好人得好报。”2019年天河区文明办、天河区慈善会联合成立了“关爱好人”基金,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帮扶帮助有困难的好人,为天河的公益事业献上一份爱心。

  下一步,天河区即将出台奖励礼遇帮扶身边好人办法,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帮扶和社会组织扶助相结合为原则,保障身边好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相关权益,充分体现对身边好人的尊崇和礼遇。

  未来,期待有更多的“尚丙辉”们延伸出城市温情印记。

  未来,期待有更多的“尚丙辉”们延伸出城市温情印记。

好人李森带领党员们探访社区居民。

好人李森带领党员们探访社区居民。

  【专家观点】

  礼遇好人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效应  

  在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广州市党建研究基地副主任王超看来,天河好人工作室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好人效应”,更需要看到这种现象和效应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未来城市治理模式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探索价值。

  “在城市发展中,如何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人民城市为人民这种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纲和魂。城市治理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过程。而好人工作平台可以说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平台和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尝试。”王超说。

  城市的治理最终需要落脚在良好的社会关系上,既要保民生,同时也要为城市的建设者提供一个足够的共建共治空间,这是检验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王超表示,天河区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民众提供了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正能量的空间,这是一种新思维。

  王超认为,只有形成“让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气,才能形成“让好人更愿意做好人”的社会生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生活,“‘最美破烂王’落户,反映出经济强区天河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实践的推动作用和标杆作用,这就是通过这种礼遇好人形成的示范效应。”

  王超表示,礼遇好人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效应,值得肯定和支持。在城市建设中,有了平台,在党的领导下,将形成先进先行、后进跟上的精神文明热潮,带来对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凝聚力。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