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天团TEAM,协同创新聚英才,科创天河等你来!”
20日,在2021广州国际创新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培育机制”平行论坛上,嘉宾们齐齐为天河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打CALL。天河向创新主体发出“英雄帖”,擘画“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发展蓝图。
以“创新培育机制”为主题,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的嘉宾们,结合行业案例深入剖析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现状、政策背景、培育机制、发展机遇等内容,谋划新思路、探索新举措,共同研讨构筑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天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天河将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持续汇聚尖端科技企业和人才,深度优化“雨林式”创新生态,擘画“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发展蓝图,为实现科技强市浇筑坚实的“天河基础”。
分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经验
发展更多基于制造业服务的“专精特新”企业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随着多重相关政策出台,“专精特新”企业迎来新机遇。
“专精特新”是“隐形冠军”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础环节,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势所趋。为了加快推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进程,论坛特邀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副总裁徐晶波分享德国“隐形冠军”培育扶持模式。
据徐晶波介绍,德国“隐形冠军”具备“市场地位高、领域精细化、运营国际化、持续创新、客户至上、技术壁垒高、员工培训完善、公司愿景宏大”八大特点。除了企业自身的高发展要求外,德国政府部门、德国工商大会、地方工商会、各地经济促进机构、海外商会联盟等各机构各施所长,全力帮扶德国企业,推动企业向“隐形冠军”方向发展。
在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专精特新”企业过程中,政府、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各界的扶持至关重要。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表示,天河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软件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速。在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天河区可在服务制造业方面提升自己,也可以培育更多基于制造业服务的“专精特新”企业。
浦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刘冰岩则从金融机构角度出发,分享银行助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暖心之举。浦发银行与政府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产融信息对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针对国家、省、市各级专精特新名单内企业推出融资专属产品以及结算、理财、投资并购、财务顾问等一揽子综合服务。其中,“专精特新”信用贷具备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综合化四大优势,高效解决“专精特新”企业资金周转问题。
数字化为“专精特新”赋能
中小企业加速向数智化方向发展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负责人黄启洋带来题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演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主题,在江苏、山东、湖南、广东、重庆多地开展调研。
研究得出,企业的数字化程度与其申请省级或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项目成功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黄启洋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了企业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驱动中小企业加速向数智化方向发展,实现价值创造全面提升。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朱敏健作为“专精特新”企业代表进行分享。据介绍,目前中国云计算领域存在自主关键技术待突破、缺乏行业/国家标准引导、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产业生态不完善等众多问题,对此,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云底座”,采用自主可控体系的原生安全防护,助力党政、央国企、金融、国防军工及各大中小型企业用户数字化转型,推动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助力数字化转型。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代表,广州掌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深耕于产业自主创新。论坛上,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吴勇带来《性能测试工具国产化》主旨演讲,从数字化转型软件性能的“质量难点”和“工具需求”两方面切入,重点介绍掌动智能推出的AIPerf新一代国产性能测试套件。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立足区位、双创资源、产业规模等先发优势,吸引了大批极具科技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企业落地扎根。抓集聚,促集群,如何充分发挥广州“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效应?
中创汇•赛宝科技园位于广州天河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地(五山—石牌高教片区)。为全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赛宝科技园协同中创盈科集团合作共建“专精特新”集聚科技园区——中创汇·赛宝科技园。中创盈科集团产业运营中心总监王军表示,中创汇·赛宝科技园将以创新服务体系为支撑,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生态,打造企业成长过程中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将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等,服务好入园企业,同时增加园区的增值服务收入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