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的工作力量扎根于街道社区,打通青年服务“最后一公里”;团组织延伸至新兴行业,覆盖广大的新职业青年群体;团员教育从源头抓起,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以党建带团建,为改革提供坚实保障……建团百年之际,天河区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改革答卷。
2021年6月,天河区入选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地区。一年来,团天河区委深入辖内高校、企业、街道、社区调研,聚焦“力量选用、组织建设、团员管育、支持保障”等四大核心问题,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出台并落实42项改革措施。
改革向下扎根:团的骨干力量抵达基层最末端
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密切联系青年。天河区辖内有21条街道、221个社区,团员41036名,位列全市第一。如何让共青团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启动后,天河区出台《关于推动天河区各街道团工委组织设置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街道团工委书记由街道35岁左右的党员处级领导干部兼任,并配备1名专职(副)书记。值得注意的是,天河在全市率先以文件形式明确街道团工委(副)书记专岗专设,任职期间落实中层正职待遇。
目前,21个街道团工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均已配备到位,并从机关、高校、“两新”组织等遴选了63名优秀青年任挂兼职副书记,159名青年任团工委委员。改革后,街道团工委平均年龄30.3岁,其中90后占比达33.73%。
此外,团天河区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各街道及派出团工委配备专职青少年事务社工26名,推动街道配备兼职团建指导员21名,为社区配备兼职群团助理221名。改革后,天河共青团经常性工作力量达1924人,较之前增长近5倍。
在人员到位的基础上,天河区进一步制定团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天河区共青团干部考核评议实施方案》。在2021年度考核中,区税务局、区检察院、冼村街、沙河街、石牌街等7个直属团组织团干部获得“优秀”等次。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工作越来越规范、系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细致。”冼村街团工委书记潘姝羽在2021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同时被推荐获评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
改革向外拓展:团的基层组织覆盖最广泛青年群体
从电竞选手、网络主播到大数据分析员、人工智能训练师……作为广州经济第一大区,天河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各类新兴职业在天河兴起。“七人普”数据显示,天河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3.2岁,为全市平均年龄最小的区域。
怎样有效吸引青年、广泛团结青年?天河区以“两新”团组织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基层团建创新试点工作。
改革试点以来,一场场生动有趣的主题团日活动在邦华环球广场“青年之家”举行,受到众多年轻人追捧。国潮、脱口秀、vlog……当正能量遇上新风尚,红色经典也成为青年的最爱。
据介绍,团天河区委积极探索楼宇团建新路径,依托邦华环球广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街道、国企、事业单位及民营公司打造青年实践活动阵地。
如今,青年大讲堂、培训宣讲会、社区志愿服务等交流活动常态化举办,既符合青年需求又提供成长路径。
走到青年身边,这是天河区“两新”团组织向外延伸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团天河区委不断拓宽“两新”团组织覆盖面。截至目前,天河区共有社会领域团组织1283个,较改革前增长49.9%,其中非公企业团组织546个。
改革向内生长:团员教育始于高质量“育苗”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一代也面临不少思想上的困惑,需要“灯塔”的指引。但当前,团前教育和团员先进性教育仍不同程度存在力量不充足、内容不规范、资源不均衡、效能不显著等现实难题。
团天河区委尝试搭建桥梁,创新地推出“大学生带中学生、青年带青年”朋辈教学模式,探索高校和中学共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借助天河区辖内丰富的高校资源,团天河区委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共同打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育苗工程”项目,并联动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团校等社会资源,建立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项目体系,从源头上加强团员先进性教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后备人才。
“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很深奥,也可以讲的浅显易懂。”2021年9月,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大三学生龙泽元主动报名,前往试点中学协助团委书记开展工作。她授课的主题是“家书中的初心和使命”,为了讲好这节团课,她翻阅大量资料和素材,并得到了顾问导师团的“一对一”指导。
在龙泽元看来,团课并非生硬的思想灌输,“我本身也是青年,更了解青年的需求。”经过选拔、教研、培训、考核等环节,一批“青马工程”优秀大学生站上讲台,以同龄人的视角讲述党史故事,瞬间拉近了团员青年的距离。
考虑到公办与民办、普通中学与职业学校资源不均衡等现实情况,团天河区委首批选定天河外国语学校、骏景中学、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天河区明珠中英文学校等四所学校作为“育苗工程”试点。据统计,已有406名入团积极分子和860名共青团员参与“育苗工程”,开展现场教学和志愿服务105场。
团天河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扩大实施领域与范围,探索“育苗工程”少先队教育,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改革向深挺进:党建引领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前,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开启了紧跟党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新征程。
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天河区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改革事项,高位推动改革试点工作。同时,《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并将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同步纳入区委巡察和党建年度考核。
初中生小美(化名)遭遇父亲意外离世的打击,情绪低落、无心学习。母亲是一名环卫工人,抚养两个孩子,经济压力极大。得知该情况后,天河区“青年地带”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提供贴心安慰和实际帮助,带领小美一家慢慢走出阴霾。
事实上,天河的青少年服务阵地除了帮扶困境青少年的“青年地带”外,还有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法律服务的“天晴正途”,以及覆盖全区的“1+21+N”青年之家。构建全方位的服务矩阵,需要稳定的专项工作经费提供保障。
2022年,区财政保障青年和共青团专项工作经费较去年同比增长29.89%,其中包括200万元改革专项经费。同时,天河区将团建工作经费纳入党建整体计划,在保障每个街道5万元年度团建工作经费的基础上,推动街道落实在党建工作经费中安排5万元用于党建带团建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团区委机关工作力量,在现有人员基础上,为团区委公开招录1名公务员;团区委机关增设青少年发展部,增加3名行政编制。改革后,团天河区委行政编制人员达到9名,调增数量和幅度均居全省各改革试点地区首位。在拓宽团干部来源渠道方面,天河区从机关、事业单位、高校、“两新”组织等遴选10名优秀青年任团区委挂兼职副书记和机关挂兼职干部。
团天河区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试点以来,团天河区委坚持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以中心大局所需和青少年所盼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尺,让他们真正享受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