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河动态 > 媒体聚焦

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广州天河亮智慧教育新成果

发表时间:2023-04-28 09:29:32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浏览量: -
A+ A+ A+

  用数据诊脉课堂品质,以智慧促进教学发展。如何利用技术赋能教育集团教育教学创新?什么是“i-思维课堂”培养模型?一场智慧教育成果会可一窥广州市天河区智慧教育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探究智慧教育的可能性。

  4月26日上午,由广州市教育局指导,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举办的以“于智慧教育 聚教育智慧”为主题的智慧教育标杆性成果汇报工作会议在线上举行。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广州中学、广州体育东教育集团体育东路小学、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广州奥林匹克中学五所代表学校进行智慧教育成果汇报。

  广州中学:通过云教学平台采集师生互动数据

  广州中学刘允飞副校长表示,该校建立“整校推进”的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模式,通过网络研修、校本实践应用和发展测评,聚焦校本、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立足课堂和学生发展、全员参与,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变革。

  下一步,广州中学AI课堂测评系统计划落实服务器本地部署,直接与云教学系统对接,实现课后自动分析,教师课堂教学分析将实现常态化,教师可及时查阅报告、优化教学设计方案,实现教学的持续改进。且相关数据直接接入学校大数据中心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生成个人、教研组、学科、年级、学校等各层面报告,使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更加高效。

  体育东集团体育东路小学:技术赋能教育集团教育教学创新

  广州体育东教育集团目前由天河区4所核心校、4所成员校,一所广东省农村帮扶校组成。全面优质均衡的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变革对校际评价创新都带来了挑战,而技术赋能教育集团教育教学创新或带来“答案”。

  体育东路小学副校长袁予湘表示,数字化建设是推进集团减负增效的基础。“依托智慧生态校园2.0,我们构建起体育东‘数据大脑’,通过汇集整合师生实体学习空间、虚拟成长空间与混合研训空间的相关数据,并在现代教育治理与智慧研训等相关理论支撑下开展合规的融合计算,利用数据画像帮助集团各学校运行和决策,助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个性化发展。”袁予湘说。

  华阳小学:建构基于实时反馈的“教-学-评”生态课堂

  2016年,华阳小学成为广州市智慧校园实验校,在实验班级建设了笔记本电脑的局域网教学环境,利用自主研发的“小学生态教学辅助系统”,打造一个能够每天都在用的师生互动教学平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评促学”,有效地将展示课与常态课有机融为一体。

  华阳小学副校长张熙静表示,历经三年的研发,目前已完成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系统研发,分别是“小学语文生态系统教学辅助系统”“小学数学合适速算系统”“合适英语学习系统”。“学生通过‘小学语文生态教学辅助系统’平台5-10分钟能进行一次拓展阅读理解测评、15分钟左右完成一次测评。截至2022年6月,全班44人有23位学生完成规范写词总数14.49万个,正确词总数12.35万个;阅读练习1.74万篇次,有效阅读总量940.83万字。”张熙静说道。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探索形成“i-思维课堂”培养模式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通过“i-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将技术与教学实践进行深度融合,建立“实践·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的闭环研究体系。

  据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副校长陈汝深介绍,该校通过在高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实施“i-思维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建立动态数据分析的信息技术长效平台,收集整理第一手学生学习的各项数据,分析“i-思维课堂”的实践效果。同时,该校搭建“i-思维课堂”数据库,总结每门学科、每个教师、每一节课的课堂数据,评价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路径、教学效果,形成准确的教学评价,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效果。

  天河区龙口西小学:校企合作推进人工智能教育

  天河区龙口西小学校长陈武介绍,该校与科技企业合作,企业捐建标准AI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包括教学、实践、展示、加工创作四大主功能区域。

  陈武表示,AI实验室摈弃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小组协作项目式教学,并深入探索“以赛促学、教学相长,实现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具备完善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AI教育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对跨学科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的领域,要求AI教师团队不断地学习交流,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提高各自的跨领域知识储备,同时注重个性化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带领孩子们更深入探索人工智能。”陈武说道。

  接着,天河区教育局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张伟春进行该区智慧教育成果汇报。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力量之一,但调查发现,教师普遍缺乏评课热情,如何让一线老师中意评课?

  张伟春表示,天河区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特征AI分析平台”“UMU”等数字平台的教学研修应用,支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通过UMU“优课解码”学习平台,可有效提升教师参与同伴互助的积极性,从而打通大规模评课的堵点。展望未来,需要思考如何在分析环节进一步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吸引更多的教师同伴参与深度互动。

  最后,北京大学教授汪琼、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主任唐连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张学波、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曾海等专家对各所学校的汇报进行点评,并提出见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