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河动态 > 媒体聚焦

争创品牌,争当先锋,天河区社区党建比武十大品牌项目出炉

发表时间:2023-07-03 09:52:30 信息来源:南方+ 浏览量: -
A+ A+ A+

  7月1日,笔者从天河区获悉,天河区社区党建“争创品牌、争当先锋”比武大赛十大品牌项目出炉。

  开展“头雁培育”行动,以社区党建品牌项目为抓手,天河精心谋划、深入推进、系统总结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推动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选树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社区党建品牌,选拔一批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营造“比学赶超”良好工作氛围,示范带动全区社区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村街康城社区党委以“五红”聚力 让社区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五山汇景社区党委以党建领航国际社区,共治共建互融……争创品牌、争当先锋。在天河,一批优秀社区“头雁”带飞,推动社区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这些党建品牌有哪些特色?一起来看看吧。

  点赞!我为天河社区党建品牌项目打call(可多选)1、黄村街康城社区党委:“五红”聚力,让社区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2、猎德街猎德社区党委:打造“猎德人家”综合服务体3、猎德街远洋明珠社区党委:“双塔一平台”品牌4、五山街汇景社区党委:共治共建互融 党建领航国际社区5、沙河街濂泉西社区党委:党委搭“梯” ,为民造“福”6、长兴街长湴西社区党支部:创新“党建+”模式,焕发红色旧址生命力7、员村街绢麻社区党委:“一核三圈六响应”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8、珠吉街翠屏苑社区党总支部:发挥“三多”优势 打造“善治”社区9、天园街科韵社区党委:打造“红色朋友圈”,互联网企业党建的科韵实践10、天园街环宇社区党委:创新发展“1234”治理机制,谱写军民共建幸福美丽社区提交

  黄村街康城社区党委:

  以“五红”聚力 让社区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黄村街康城社区位于黄村街西北部,社区党委下属4个党支部,共有在册党员262人,下沉党员共871人。近年来,黄村街道康城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五红”为载体,进一步整合资源,调动党群力量、强化阵地建设,合力打造“红色领航、红色引擎、红色网格、红色阵地、红色力量”,在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中,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红色领航显担当,充分发挥社区党委“领头雁”作用,以社区“大党委”构建多方联动的“党建+”服务体系,推动“红色引擎”提升精准服务居民能力。红色网格聚合力。“点亮”社区网格红色覆盖图,融合成立13个网格党支部、30个网格党小组、72个网格楼栋,实现“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网格楼栋—网格楼栋户代表”统一指挥调度。

  猎德街猎德社区党委:

  打造“猎德人家”综合服务体

  2013年,猎德启动“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社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居民个体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收入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要求,天河区猎德街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社区治理各方面和全过程,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构建了“一强五创新,猎德人家美”的社区治理格局。

  猎德街集中社区资源,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等机构,建成总面积1618平方米的“猎德人家”这一综合服务体,设置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党建活动室、非遗传承室、村史馆等9个功能区间,着力汇聚党建引领、文明先行的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猎德街远洋明珠社区党委:

  “双塔一平台”品牌

  猎德街道远洋明珠社区地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中心,南临珠水。辖内高层商务楼宇集聚。2017年7月,在省委、市委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以楼宇为单位成立了党委,以“红棉领航,同心圆梦”为宗旨,把楼宇作为“垂直的社区”开展党建工作,在组织设置科学化、阵地建设标准化、政治生活规范化、政企服务精准化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依托“双塔一平台”楼宇党群服务阵地矩阵,全面提升党群服务能力和阵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持续为区域内党组织联动共建搭建平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强化企业有呼、部门有应,以片区党委为桥梁,对接联系楼宇、企业与街道、社区,依托“两代表一委员”联系服务企业等工作机制,广泛搜集、科学整理、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问题,进一步提升党组织服务效能。

  五山街汇景社区党委:

  共治共建互融 党建领航国际社区

  五山街汇景社区是全市率先试点建设的国际社区之一。截至2023年5月,社区内有外籍常住人口961人,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

  社区党委在试点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引领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满足在穗中外居民多方面需求、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促进中外文化交融互鉴等多方面发力,全力建设具有国际与岭南元素结合、兼收并蓄、开放包容、融会贯通、和谐与共的国际社区。2021年6月,社区党委获评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社区党委高标准建设“四站一厅”,创新“1+4+N”工作模式,为中外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彰显互融共治,打造具有温度的国际视野示范社区。

  沙河街濂泉西社区党委:

  党委搭“梯”,为民造“福”

  濂泉西社区大部分是老旧小区,2017年前均无加装电梯。随着小区人口老龄化,部分长者因步行不便,无奈搬离社区。且社区各楼道居民户数较多、涉及采光、占道、隐私、噪音等问题,导致居民意见难以统一,电梯加装推进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党委为民搭建幸福梯。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重视总结工作经验、创新方法手段,采取“1+1+N”(社区党委+居民议事厅+党员骨干、网格员、调解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社区律师、物业)工作模式,及时回应居民群众诉求,有力推动了老旧小区电梯安装工作。截至目前,社区内居民小区共成功报建电梯49部,建成投入使用45部、在建4部。

  长兴街长湴西社区党支部:

  创新“党建+”模式,焕发红色旧址生命力

  1993年8月,长湴村被确定为抗日战争革命老区根据地。根据地旧址坐落于长湴南大街5号。

  长湴西社区党支部以长湴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旧址为平台,充分发挥红色遗迹的历史传承、宣传教育作用,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鲜活教材,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履职奉献、担当作为,做好红色文化的接班人,推动辖区高质量发展。

  员村街绢麻社区党委:

  “一核三圈六响应”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

  绢麻社区辖内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突出体现为“三老”和“三多”:即党员老、房子老、设施老,老人多、外来人口多、难点多。

  社区党委积极探索构建“一核三圈六响应”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以“长者乐园”为抓手,推进医养结合,打造集智慧大配餐、智慧医养服务、日间照护、特色养生下午茶、娱乐学习5大贴心服务于一身的智慧型养老生态圈,推进党建引领社区养老和社区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社区党委构建“领头羊机制”,组建“星火燎原”老党员上门送学宣讲队,建设“乐学员村兰亭荟”红色文化阵地,成立全区首个社区老党员之家,将社区内荒废的11号大院18号平房打造成为含社区博物馆在内的长者乐园,升级改造成一座有“记忆”的绢麻社区博物馆,又利用长者乐园大配餐功能,创新推出“三七银龄下午茶”,打造养老爱老幸福社区。

  珠吉街翠屏苑社区党总支部:

  发挥“三多”优势,打造“善治”社区

  珠吉街翠屏苑社区由两个居民小区和部分城中村组成,依托小区丰富的红色元素,社区党委探索党建引领下社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治理模式,大力打造组织强、协商优、规则明合为一体的“善治”社区,形成基层治理“景安经验”。

  社区党委夯实五级基层组织架构,凝聚多方治理力量,去年以来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累计服务群众18950人次,解决社区民生事项36件。推行四类主体小区三级议事机制,先后组织召开业主大会6次、议事会40次,研究决定议题321个,所有与居民相关的事务坚持先协商后上会,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发动业主创作写实型“居民公约”《景安赋》,营造居民公约居民守的良好氛围。

  天园街科韵社区党委:

  打造“红色朋友圈”,互联网企业党建的科韵实践

  科韵社区辖区内的天河科技园科韵园区、广州信息港等产业园区,是天河、广州乃至全国互联网企业发源地与兴盛地。园区共有企业850多家,从业人员达3.8万,年产值约1000亿元,纳税额约300亿元,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

  社区党委立足园区产业特质,坚持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引领“社企共建”新路径,切实打造“红色朋友圈”,为社区高新互联网企业党建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径,努力为全新领域下的党建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科韵样本”。

  紧扣互联网行业特点,紧贴金融城、科技园(科韵园区)、信息港的区位优势,天园街科韵社区党委搭建“一核心、一纽带、一平台”,构建党组织领导的政企联动红色纽带,全面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天园街环宇社区党委:

  创新实践“1234”治理机制 谱写军民共建幸福美丽社区

  环宇社区总面积0.32平方公里,总户数4251户,人口11258人。多年来,社区党委坚持和深化党建引领、军民共建共治的思路,创新实践“1234”治理管理机制,即“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搭建党群服务、军民共建两个平台,用好网格化、驻点联系、志愿者三支队伍,完善居民诉求收集反馈、基层民主自治、社区共建共治、矛盾风险化解四项机制”,有力地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社区先后获评“全国社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奖项。

  社区党委组建一支由10名部队离退休党员干部为骨干的“红色文化讲师团”,开设“红色讲坛”,整合社会资源,打造满怀“五心”(爱心、耐心、真心、恒心、责任心)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10个小区分别设立党建(党员)活动室、党群议事站、党员联络站,其中6个部队经适房小区还增设退役军人服务点,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