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河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吹响集结号,发出动员令,推动全区上下进一步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走前列、当先锋。
奋进高质量,冲刺“开门红”。在天河,科技界、教育界人士、企业家们如何看待天河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一年又有哪些计划?一起来看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抢抓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建设等机遇,加快形成原始创新策源地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深地过程与战略资源”和“区域环境污染防治”主责主业,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在天河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广州地化所初步实现了从“学科引领型”向“基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双驱动型”的转变。研究所正积极推进“深地过程与战略矿产资源”和“环境过程与污染防治”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组与建设工作,全力争取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任务,寻求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义刚表示,天河区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各类创新平台,有国际一流的科学实验平台和科技人才队伍资源。研究所愿意与科教界和企业界的朋友一起,融入天河区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中,抢抓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建设等机遇,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和有组织的科研成果转化,力争在战略金属和油气资源增储上产和绿色开采、粤港澳大湾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协同防治以及全球超大城市群复杂污染成因与防治问题等领域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加快形成原始创新策源地,为天河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质量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华南理工大学:
助推天河区继续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一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践行“融入发展促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跃居“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50强,获评“中国大学工科实力”A+级,以强大的工科优势有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自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奖总数达到50项,居全国高校首位。学校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国家队”的水平强力支撑和服务天河区当尖兵、争先锋。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卫青表示,学校扎根天河,深化产学研合作,2023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1项,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近5年与天河区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近千项,合同总经费达10亿元,解决千余项技术难题。围绕新兴产业领域,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建立密切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广州思迈特、万嘉通、莱檬生物等企业合作共建了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合作开展项目达37个,研发经费近千万元,在通信网络、物联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李卫青表示,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和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和区委“在十个领域争当先锋”工作措施,勇立科技创新的时代潮头,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引领效应,结出更多丰硕成果,助推天河区继续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与各界共同绘就天河区“人勤春来早、功到自然成”的美好画卷。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助力营商环境提升,提升为科创企业服务的温度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扎根湾区25载,浦发银行在珠三角区域开设营业网点超90家,其中天河区是网点最多的区域,服务企业和个人客户数达720万户。截至2023年末,浦发银行服务科技企业超过4000家,全力支持科技金融与市场创新主体的活力提升。
“浦发银行扎根湾区25载,注册在天河区,早已将天河区视作我们的家。”该银行行长陈晓蕾表示。2024年,浦发银行将聚焦科创领域,深耕天河区域特色行业,全面赋能天河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通过行业专营机制,提升为科创企业服务的深度。在设立消费电子、生物医药行业经营中心的基础上,聚焦天河区核心产业,持续扩展新的行业中心,探索产业金融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聚合“四位一体”行业生态圈,搭建产业发展资源平台。广泛与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行业组织、投融资平台、龙头企业、科研院校进行互动对接,获取最新科创产业信息,定期举办行业主题活动,场景式打造产业赋能平台,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资源撮合与非金融服务,融入行业生态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营商环境提升,提升为科创企业服务的温度。陈晓蕾表示,浦发银行将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产城融合以及产业园区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力度,助力天河区政府重大项目建设;通过人才优粤卡、新市民特色服务和便捷生活生态服务圈的打造,助力科创人才在天河区安居乐业,同时将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延伸到相关领域,为科创企业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广州天河这片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无限可能”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从创业之初便扎根广州。聚焦农业发展中的低效率、高风险等问题,极飞主要在精准农业和无人化农业设备领域进行研究、开发和制造,深耕农业10年,研发专利申请总数超过3500项。
“在广州天河这片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无限可能。天河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是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我们选择在这里深耕,不仅因为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产业链,更因为这里有着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和前瞻性的政策支持。”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龚槚钦表示。
近几年,广州推出了各种政策支持和资金杠杆,为落地本土的科技企业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极飞也在市政府和区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州落地了智慧农场,验证了人工智能、无人化全流程种植的可行性和可复制性,并取得突破性成果。通过将前沿科技和数字化技术引入农田,新农人种地就会变得像打游戏一样简单,这种理想已经在极飞的“超级农场”“超级棉田”里变为现实。
龚槚钦表示,接下来,希望能将这些成功经验和技术模板推广应用到更多农场,探索无人化技术在更多农业生产场景的应用需求,促进更多成果转化,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提速增效。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扎根天河、服务广州,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广州市天河区注册成立,是可信赖的CAD/CAE/CAM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国内A股第一家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上市企业。
该公司充分发挥广州与天河的区位优势,持续拓展海外市场,近年来在欧洲、南美、中东、东盟、东亚等地多点布局,新设研发中心与多个办事机构,助推公司2023年海外营收增长60%以上。
近日,中望在天河智谷片区的首个自建总部办公大楼正式封顶。“平地而起的大厦承载着我们做好国产工业软件、打破国际垄断的奋斗精神和远大梦想,更象征着我们对扎根天河、服务广州的坚定信念和无限憧憬。”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玉林说。
接下来,该公司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客户需求打磨高质量产品,力争取得关键共性技术革命性的突破,推动产业深度转型,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打造低空经济生态圈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是低空经济行业龙头企业。该公司副总裁薛鹏表示,2023年,亿航智能获得了全球第一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标准适航证,低空经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今年,该公司将在广东省内推动商业化运营。公司计划和广州市、天河区一同打造低空经济生态圈,包括低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网络覆盖、运行运营等。
“我们作为天河的本土企业,最早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就是在天河挖掘出来的,天河区的营商环境能让科技企业迸发出创意,也能联同企业孵化出新业态。在科技和产业双融合中,新技术的应用是‘火车头’,科技有了应用场景的搭建以及生态圈的构建,就会带动研发、生产以及人才梯队的培养,后期还将带动产值和税收。”薛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