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广州市天河区珠村在珠村七夕广场举行龙船散标活动,现场开席90围,老少参与,其乐融融,热闹非凡。
“四月八,龙船透底挖。”农历四月初八起,将藏在龙船坞近一年的龙舟挖起后,端午节龙舟活动就正式拉开了序幕。传统的龙舟活动过程有起龙、采青、斗标、招景、应景、散龙船标、藏龙等程序,前后持续时间近一个月。
农历初五招景应景结束,龙船就会扒回村里的龙船坞,进入散标仪式。如果说起龙采青相当于端午龙舟活动的开幕式,那散标就相当于龙舟活动的闭幕式。散标饭当天还会邀请支持龙舟活动的热心人士共同进餐,体现出珠村融洽包容的文化。散标饭这一天特别隆重,珠村东南社六十岁以上的父老,以及在今年扒过龙船的龙船手都会参加。
散龙船标中的“龙船标”是指龙船比赛时在赛道终点插着的标旗(锦标)。龙船向终点冲刺,站在船头的旗手拔下标旗时计时结束,同样赛程内谁在最短时间内夺标成功谁就获胜。所以散龙船标意味着近一个月的龙舟活动已进入了尾声,将平安归来的龙舟重新藏入深涌河底,收旗还神。
散标当日,珠村东南社的几位父老们捧着贡品,拿着起龙时采的青禾苗、神斗、罗伞从北帝庙出发,一边敲锣一边吆喝“珠村东南社乌龙公散标还神,祝顺风顺水,身体健康,人丁兴旺,兰桂腾芳”。将禾青放回河水中,将北帝请回庙宇,散龙船标仪式就结束了。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珠村东南龙船会名誉副会长潘剑明介绍,此次散标饭,既是为了犒劳在端午龙舟活动期间辛苦扒龙船的龙船手,也是对连日来龙船手外出扒船平安归来的感恩。
当晚的散标饭丰富多样,包括鸿运烧猪、豉汁棋子鳝、生灼九节虾、特色龙船丁、发菜花菇瑶柱、家乡扣花肉等。“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龙船丁,不仅寓意人丁兴旺,此外还是专门为龙船手配置的适合扒龙船的功能菜,其中的辣椒圈刺激胃口祛湿,豆角粒祛除连日来的水汽,咸萝卜粒补充盐分,咸香花生补充热量,肉粒补充营养。”潘剑明说。
接下来,各村会将龙船重新藏回藏龙塘保养,龙头、龙尾则供奉在祠堂或者神庙,等待来年端午重新唤醒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