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人们如何对待死亡,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和温度。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广州民政系统先后举办了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清明文化进校园、亲子插花、青团制作等活动,吸引公众主动参与,开启一场场关于生命价值的对话,探寻生命意义,传承生命文化。
直面告别,探索生命真谛
清明节前,全市5家殡仪馆先后举办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公众实地探访殡仪馆的业务接待、遗体修复、告别、火化、骨灰寄存、生态安葬等各个环节,了解殡仪馆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流程、设备设施等,向公众介绍并推广公民“身后一件事联办”服务。此外还通过探访科技工作室和模拟操作演示,展示现代殡葬服务的规范化、科技化和人性化,借助文化展厅、殡葬数字博物馆等展示习俗变迁、科普生命文化,将殡仪馆从“悲伤之地”转化为探讨生命意义的公共空间。
手作时光,读懂生命之美
各区民政部门、各村(居)积极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全市各村(居)红白理事会成员到广场设点,走上街头派发资料,组织清明插花、青团制作等活动,宣传清明文化和殡葬政策。3月29日,荔湾区西村街道和苑社区开展“生命有限、精神永续”主题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学生代表亲手制作和分享青团,通过知识科普互动和青团制作活动,体验清明传统文化,感受清明习俗,寄托思念与祝福。
3月30日,越秀区东山街明月社区红白理事会、东山街“双百工程”社会工作服务站举办“生命之花·传承之美”亲子插花活动,将传统节日文化习俗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增强亲子家庭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人生观,倡导文明祭祀新风,传承优良家教家风。此外,清明期间市银河革命公墓也将举办“传承红棉精神”主题活动。
校园活动,传承生命文化
天河区民政局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开展清明文化进校园活动。3月31日,天河区旭景小学开展了“缅怀英烈寄哀思 传承文化迎清明”活动,除了传统的“国旗下的讲话”、配乐诗朗诵,还在主题班会中引入飞花令、习俗小课堂、制作青团、柳环和小白花等形式,将文化传承教育向家庭延伸,让同学们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与诗词文化,体验手工制作民俗,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传承优良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