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河“十三五”成就和“十四五”规划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通气会上,解读了天河区发展的新动向。
“十三五”时期,作为经济强区、创新大区的天河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全区GDP连续跨越2个千亿级门槛,达5313亿元,总量连续14年全市第一,占全市比重提高至21.2%。“十三五”时期GDP年均增速达到6.7%。
面向“十四五”,天河区各个重大发展平台如何进一步高质量再升级?天河区各重点平台相关负责人进行解读。
天河中央商务区
争创国家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
天河中央商务区是天河区乃至广州市的经济引擎,2020年GDP已经突破3000亿元、达3066亿元,占广州市的八分之一,占天河区的五分之三。
作为经济引擎,天河中央商务区如何吸引集聚更多高端要素资源,提升产业能级,更好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天河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综合处处长陈卉透露,天河CBD将争创国家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深入落实CEPA服务贸易协议,争取将自贸区有关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覆盖到天河中央商务区。
“十四五”期间,天河中央商务区将紧抓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广东省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基地、广州市服务贸易示范区和“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战略机遇,积极打造成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卓著范例和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窗口。
陈卉透露,在高质量推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方面,天河将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先行先试,推动从省的层面出台支持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争创国家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做好承办国家数字出口基地发展论坛的准备。
同时,探索建立数字贸易“天河规则”,进一步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推动FT账户等跨境金融政策广泛应用,抓紧开展数字贸易规则研究,参与数据跨境流动、数据本地化、数据统计等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国际商务与数字经济仲裁中心尽快落地;打造大数据运行监控体系,提升服务贸易统计质量,建设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大数据运行监控体系,衔接服贸数据直报系统,定期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及时掌握数字贸易发展情况和成效。
陈卉表示,天河中央商务区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区,推动制度机制软联通,细化实施与港澳规则衔接清单,深入落实 CEPA服务贸易协议,争取将自贸区有关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覆盖到天河中央商务区。
天河智慧城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引擎
三大国家级平台齐聚于此,“十四五”期间天河智慧城将崛起智慧科技新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引领区。
天河科技园管委会党委副书记冷冰霜透露, 在“十四五”期间,天河智慧城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引领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广州科技创新轴的关键节点、城市更新样板示范区、全市IAB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全国高端软件研发基地等发展定位,以“四大战略”牵引高质量发展。
天河智慧城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广州科技创新轴的关键节点,是国内少有的区域范围内既有国家级高新区天河科技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天河软件园,又有省级高新区天河高新区的重大发展平台。
冷冰霜介绍,依托天河智慧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天河科技园将以数字新基建为抓手和突破,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引领,以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数字文创、数字农业、智能网联汽车等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打造区域产业发展引擎。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广州科技创新轴建设,天河科技园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创新雨林生态,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策源主阵地。
他透露,以“智慧科技新城”为主题,将打造天河智慧城品牌形象,扩大区域认知度和吸引力,吸引各类优质要素集聚,形成产业和人才的磁吸效应。“智慧科技新城”凸显天河智慧城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地理信息、数字创意、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占优势地位的产业结构特点,加快树立创新型产业发展旗帜,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首选地。
国际金融城
粤港澳金融合作示范区和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半壁江山。天河区作为广州金融中心,大力发展总部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金融,金融业已成为天河区第一大主导产业。天河区商务金融局副局长潘晟透露,天河将探索打造全国性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及数字金融创新中心,依托国际金融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示范区。
他透露,在金融招商方面,广州国际金融城金融总部集聚已初见雏形,起步区成功引进金融机构12家,包括广发银行、农业银行、广州银行、南粤银行、华兴银行5家银行机构的全国总部或区域总部,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太平保险、新华人寿、平安保险5家保险机构的省级区域总部,广州金控(万联证券)、省产权交易集团2家交易机构。
“十四五”期间,天河将依托金融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示范区、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探索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建设开放型金融合作生态。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积极引进金融科技类主体落户广州国际金融城,初步形成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围绕数字金融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和发展。
同时,将起草编制《广州国际金融城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重点发展数字金融,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或区域型总部企业,探索打造全国性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及数字金融创新中心;发展数字文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游戏品牌和电子竞技项目;发展数字服务贸易,集聚一批数字服务贸易优质品牌和龙头企业,将金融城打造成为粤港澳金融合作示范区和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
天河路商圈
智能消费示范区
潘晟透露,推动传统商贸业提质升级,天河区制订《天河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积极引领消费扩容提质、全面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大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持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示范区功能。
主要措施包括:支持电子商务、新业态集聚发展,加大对平台类、垂直类电商的引育力度,推动实体商贸零售企业向新零售方向转型。鼓励大宗商品企业延链、补链,向供应链金融、物流增值服务等环节延伸,拓展新产品、新市场,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链能级。加强商贸业龙头企业引进,加快高成长性企业培育,积极营造企业发展优良环境,提升商贸业企业质量和能级。预计到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0亿元量级,“十四五”期间通过网络销售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达1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积极助力广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天河区制定了《关于推动天河路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将从优化拓展商圈发展空间、推动商圈业态转型升级、增强商圈消费引领功能、提升商圈服务和治理水平等方面整合天河路商圈及其周边地区商贸资源,优化拓展商圈发展空间,推动商圈业态转型升级,提升天河路商圈整体发展能级,助力广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天河路商圈、珠江新城商圈、天河东部新商圈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智慧商圈、5G商业街等新型商业载体,完善消费场所国际化标识,打造具有国际元素的智能消费示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