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直播

新闻直播

区人大代表在区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在区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代表们听取和审议了区委书记、区长林道平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区政府过去五年特别是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就进一步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经济建设方面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紧抓国家“一带一路”、自贸区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着力推进服务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优质化改革,作为天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互联网+”与传统商贸业相结合,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优化提升天河路商圈品质。重视发展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创新产业,以应对房租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大、招工难度较大等问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增加值大的高端律师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架设各类商会与律师事务所沟通的平台,通过论坛、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宣传推广天河经验,通过提供庞大的市场和需求来促进供给,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把服务和市场对接起来,促进高端法律服务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大力扶持创新创业。充分发挥五山、石牌、龙洞等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在软件开发利用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与区辖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对国家级众创空间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促进经济科技双赢。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全面提升我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强与区内高校沟通联系,为天河后续发展留住“大学总部”优势,增强天河在人力资源和科技竞争力方面优势。重点打造商贸、高端服务业、IT、金融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定期举办交流活动,鼓励产学研合作,大力支持有企业需求、有产业发展机会的合作项目,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加大培育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将“天英汇”创业发展平台向技工类学校开放,鼓励在校学生积极探索尝试创新创业,扩大天英汇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发展壮大总部经济,出台更多切合实际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总部进驻。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和公共服务,提高招才引智水平,增强对高端人才以及归国华侨、留学生的吸引力。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适当给予优惠政策,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既要“引得进”企业,也要“留得住”企业。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元岗、龙洞、凤凰等东北片区财力较弱街道的支持力度,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特别是人员经费的投入,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对东部企业予以政策倾斜,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增强企业竞争力。着眼村改制公司的长远发展,切实解决村改制公司留用地指标落地难问题。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盘活村改制公司“三旧”物业,引导其将集体物业作为创业创新产业孵化器,提升土地经济价值,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

建设生态宜居城区。整合火炉山、凤凰山等生态资源,合理规划建设绿道,大力推行绿色出行、环保出行,构建休闲生态区域。在实施公共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当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天河公园地铁枢纽建成后,地表应当及时复绿,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高度重视城中村内水体污染治理,统筹推进实施雨污分流,从根源上改善河涌水质。

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区环境。推进城区精细化管理,推动“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工作继续向城中村、内街内巷、物业小区、单位大院、校园等纵深推进。继续推行网格化综合管理,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对全区21个街道的网格进行核定,统一招聘、配备、整合网格员,逐步实现网格员专职化,推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结合实际探索运用“海绵城市”建设新思路,完善市政道路设施建设和城市管道排水疏通系统建设,解决长期困扰民众日常出行的交通拥堵问题和“水浸街”城市内涝水浸问题。完善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维护管养经费,重点解决城中村内排水不畅、路灯不亮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建设立体停车场,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加强交通日常管理,严打严控“五类车”,保障行人行车安全。齐抓共管,协调治理海心沙区域因举办大型活动产生的噪音扰民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持之以恒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解决大观路交通拥堵问题,加快推进华观路—科韵路节点工程,打通科韵路—广汕路贯穿南北方向的交通大动脉,大力改善东北部交通拥堵现状。加强对全区交通道路的调研,重点完善道路规划设计,着力打通断头路,改善交通微循环。尽快完善天河政务中心周边公共交通配套,加快研究解决天河商圈的拥堵问题。在城市规划方面力求突破,科学谋划停车场设置、管理及服务,方便市民出行。加快办理道路工程规划手续,提高审批效率,积极推进辖区内道路(特别是断头路)工程施工建设,为居民出行提供更便利条件。积极向市里呼吁,在全市范围统筹规划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置,力争做到既方便居民出行又减少浪费。

三、改善民生福祉方面

加快养老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整合社区服务体系,适当引入市场机制,给予专项资金保障,探索试行社区居家养老。对天河养老床位问题进行充分调研摸底,加快推进天河第一老人院建设,争取养老床位早日满足实际需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强化教育投入保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升教师整体质量,关心教师身心健康,留住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教师,提高天河教育整体水平。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抓好布点规划和新改扩建工作,重点加大天河东北部公共教育资源投入,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出台扶持政策,帮助解决民办学校面临的办学场地到期不能续租停办等问题,推动公办、民办教育齐头并进。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兴办学前教育,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妥善解决原村办学校的产权问题,保障学校长远发展。提前研判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对我区教育资源供给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快推进幼儿园、中小学校园的扩建、改建工程,切实解决教育用地不足的短板。分类解决中心城区、周边地区、村办学校的教育用地问题,千方百计增加教育储备用地。严把规划审批关,保证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与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政保障力度,完善设施设备,丰富药品种类,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完善大小医院之间的转诊制度,避免医疗资源产业化。加强对民营医院监管和引导,严控过度宣传和不实宣传,从医生资质、药品价格和数量等方面加强管理。加强调查研究,落实相关措施,大力发展“医、护、养”三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以点带面,在试点成熟的基础上及早全面推开。区属公立医院的设备、场院等硬件设施建设已有了很大进步,但亟待研究和解决医护人员不足、医生“青黄不接”问题。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率,为病人及其家属办理“住院备案申请”提供便利。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针对性,既坚持检测品种的全覆盖,又聚焦影响食品安全的高风险产品,重点检测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剂等安全指标,以检测结果为导向提高监管针对性,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的防范和应对。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环节抽样检验,加大农产品、无证小餐饮、校园周边、水产品、网上订餐、制假售假等重点领域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力度。

提升城区文化品质。在中信广场前增设文化广场,聘请美术大家设计创作代表天河城市形象、文化内涵的城雕。挖掘地方特色,发展特色饮食,以旅游带动购物,打造广州特色旅游名片。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加经费及专业人才保障,深挖文化资源,丰富展现形式。借鉴黄梅戏及台湾乞巧文化的传承方式,改变天河乞巧文化由政府主导推广的做法,让该艺术形式回归民间重焕生机;改变由老年人主导的现状,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培养年轻一代继承人。采用设置普及票价、精品票价等形式,培养市民对优秀话剧、地方戏剧的关注和喜爱,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艺术修养。积极打造文艺精品,并深入社区巡演,陶冶民众情操。重振天河合唱团等优秀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积极协调省、市体育管理部门,向市民开放辖内的各大体育场馆,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场地的需求。

四、加强自身建设方面

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新闻宣传,注重舆论引导,强化舆情分析,细化突发事件舆情应对预案,提升政府公信力。做好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使公众能够通过解读数据,准确掌握天河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减少和规范本级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打造更加高效亲民的服务型政府,方便老百姓办事。继续完善重点项目监察长效机制,优化12345市民投诉热线的服务水平。通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系列活动,提高基层党员为民服务意识。

加强依法行政。学习长三角地区在依法行政方面特别是“一支队伍联勤执法”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我区各职能部门联勤联动职责,落实责任分工,确保相关部门主动执法、到位执法、规范执法。

加强法制宣传。多形式、多渠道鼓励全民参与司法普法工作,通过购买服务,合理利用好律师资源,开展律师进社区普法、讲法活动,促进廉洁天河、平安天河、法治天河建设。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培养和强化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切实办好代表议案建议,既要关注办复率,更要看重办成率,务求推动议案、建议反映的问题办好办实,使代表议案、建议真正发挥实效。

五、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意见建议

支持创业创新。研究考虑将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内的广东光彩健创科技孵化器纳入天河区孵化器发展核心节点中。提供政策资金支持,降低创业门槛,一方面促使更多的金融资本进入风投创投领域,另一方面为大批日渐式微的传统专业批发市场、闲置写字楼找到向孵化器、创客空间转型升级的契机。依托天河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在孵化器构建、引进创业投资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大力推动天河智慧城孵化机制和模式创新,继续实施天河中央商务区和天河智慧城“双城驱动”,实现创新带、创意带“双带联动”。

完善城市规划建设。通过“多规融合”决策支持平台,共享政府各部门的行业信息和专业规划数据,帮助项目立项决策、用地选址、建筑方案对比和地下管线查询管理等日常行政决策,减少部门间协调频率,提高工作效能。加快建设和完善智慧城公交站场、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科学统筹调度各种公共交通资源,将新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连同推动智慧城发展一并规划建设。将打通水荫四横路及先烈东路、濂泉路口人行天桥工程建设等项目纳入规划纲要中,改善该区域的交通出行环境。

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改造中的城中村复建安置房建设,积极推进天河村升级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整体布局。深入推进村改居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指导帮助村改制公司大胆创新,引进人才,整合资源,健全制度,加快融入城市化进程,促进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天河区具备山多水多的地理优势,应加大对绿色宜居城市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能建成绿色宜居生态城区。

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各层次的优质民办教育,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积极协调市的相关部门,落实保障性住房的教育配套设施,妥善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大力发展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均衡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在优化基本医疗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能、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医院发展的政策指导和扶持,保障医生和患者双方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提升城区文化品位。推行“一村一文化”,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龙洞历史文化悠久,素有广州第一村之说,建议修撰《龙洞传说》,促进岭南文化繁荣发展。

加强法治天河建设。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全面深入开展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工作,积极参与基层法治规范建设。

关于规划纲要的具体修改意见。一是对“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应作简要回顾。二是应增加民生、法制、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三是要完善项目研究,抓紧做好各个专项规划编制,优化项目投资结构。四是在“隧道项目”内容中增加在花城大道珠江公园最西边增设地铁出口的内容,以方便附近居民出行。五是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增加“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容。六是在“加快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部分,增加“加快服装批发市场局部升级改造”的内容。七是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加强中长期规划与年度实施计划的衔接。八是关于部分发展指标问题: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15年为7.6%,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目标值仅为8.0%,建议适当提高。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口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中的“人均”、“人口”是指户籍人口还是常住人口应予明确。3、“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占全年比例”中,2020年目标只比2015年增长1.3%,建议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