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天河区国防教育 > 国防资讯
聚焦“国际军事比赛-2021”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报 发布时间:2021-08-31 15:07:53 关闭此文 打印此文

国际军事比赛-2021”开幕式在俄罗斯举行

  摘要:本次比赛为期14天。来自俄罗斯、中国、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77支代表队将就34个比赛项目展开角逐,参赛人数逾5000人。

501.jpg

8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后左)在莫斯科爱国者公园举行的“国际军事比赛-2021”开幕式上致辞。

  新华社莫斯科8月23日电(记者刘艺 李奥)“国际军事比赛-2021”开幕式23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爱国者公园举行。

  本次比赛为期14天。来自俄罗斯、中国、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77支代表队将就34个比赛项目展开角逐,参赛人数逾5000人。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国际军事比赛是检验各参与方战术训练和武器装备掌握情况的契机,为发展各参赛国军队交流互信及伙伴关系做出巨大贡献,有助于巩固世界和平与安全。

  国际军事比赛是俄罗斯国防部发起的一项国际性军事赛事,今年11个国家共同办赛。中方今年在新疆库尔勒承办并参加3项比赛,同时派出17支参赛队700余名官兵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国参加17项比赛。

  “坦克两项”坦克车组比赛、“厄尔布鲁士之环”山地步兵分队比赛、“创作竞演”文艺节目比赛已于22日率先开赛。

506.jpg

8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左)在莫斯科爱国者公园举行的“国际军事比赛-2021”开幕式上致辞。

502.jpg

8月2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阿拉比诺靶场,越南代表队参加“坦克两项”比赛。

503.jpg

8月2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阿拉比诺靶场,蒙古国代表队参加“坦克两项”比赛。

504.jpg

8月2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阿拉比诺靶场,叙利亚代表队参加“坦克两项”比赛。

  追求极限 志在胜战

  8月23日上午,“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苏沃洛夫突击”项目单车赛拉开战幕,田志龙和战友第三个出场。赛道上,战车卷起沙尘,像一头猛虎向前冲去。最终,田志龙所在车组用教科书般的表现,以15分32秒41的成绩获得单车赛首轮第一名。

505.jpg

8月23日,“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进入首个比赛日,“苏沃洛夫突击”项目率先展开竞逐。中国车组以15分32秒41的成绩,获得单车赛首轮第一名,俄罗斯、白俄罗斯车组取得第二、三名。图为中国参赛队员驾驶步战车飞驰在赛道上。 

  “‘苏沃洛夫突击’比赛集快速射击、驾驶越障、车组协同于一体,项目设计具有很强的实战性。”比赛间隙,项目裁判长助理杨超介绍,“越障高度设为战车性能峰值、涉水深度接近装备极限、靶标距离几乎是武器最远射程……可以说,‘苏沃洛夫突击’项目设置的目的就是检验人与战车的作战能力极限值。”

  向极限训练要战斗力,是中外参赛队每名队员的共同追求。记者了解到,小到每个人上车的路线及动作,大到每个障碍的最佳通过方法,队员们都在反复研练,目标是达到人与战车、人与枪炮、车与赛道的完美结合。

  “过涉水路段时,速度要是控制再好一点,成绩还能再提高。”比赛结束,驾驶员丁虎的脑海里不停回放参赛画面,琢磨着自己今天的表现。他和田志龙是同年兵,6年相处,配合默契,是公认的好搭档。“人与装备实现最佳结合,才能有效提升战斗力。其实,夺第一的秘诀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字‘练’。只有在日复一日的苦练中,靠着双手与战车之间建立的感情,才能练出拿第一、能打赢的硬功。”和丁虎握手时,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满手的老茧。

  “我感觉,今天的比赛就是一场考核,是对我们平时训练水平的一次检验。”在车长赵振龙看来,军事比赛是和平时期检验军事训练水平的一把尺子。只有平时练出肌肉记忆,把每一项作战技能练到炉火纯青,才能在战时将人的潜能和战车性能发挥到极致,实现“胜战”这一终极目标。

  “战训一致、人车合一”的道理,并非只有中方参赛队员懂,其他国家的参赛队员同样明白。一名赛事组织者给我们讲了一件事:赛前,俄方装备经铁路运抵库尔勒车站后,先期乘军机抵达的俄方参赛队员来到车站钻进自己的战车,随平板车一起“摩托化”进入赛场。他们解释说,军人就要随时和装备在一起。

  由于艰苦的训练,丁虎的身上留下不少伤疤,但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他说,赵振龙、田志龙,还有驾驶战车的很多战友都是如此,“这是严格的训练带给我们的‘奖章’”。

  (解放军报库尔勒8月23日电)

分享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