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议简报

共绘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普及新蓝图(第四组 文化文史组)
发表时间:2025-03-10

  在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期间,文化文史组委员们深入研讨了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以及区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普遍认为,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充实、高瞻远瞩、分析深入,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过去一年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未来发展规划,为天河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区政协副主席曹利元、区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和文化文史委主任袁晓文深入文史组,与委员们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和探讨。

  小组讨论期间,委员们充分发挥各自行业和专业优势,齐聚一堂,围绕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的建言献策。

  一、三位一体推进天河文化遗产活化

  一是守根脉。不断推动文化遗产的的传承与传播,希望天河区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力度,特别是濒危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确保其传承与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开发,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二是兴乡村。支持各村的文化特色发展,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建议加大对各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产业融合,创造经济价值;三是塑IP。打造一系列的天河特色文化IP,创作首部“德润天河 印象乞巧”情景剧,通过乞巧、龙舟、醒狮、粤剧、凉茶、传统魔术等非遗文化,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解码天河文化基因,向世界递出湾区新名片。

  二、践行人文湾区“天河答卷”

  一是全民艺术普及。全龄化覆盖是的文化艺术活动是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养的关键。应充分利用天河区建区40周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等重大活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举办一系列惠民的艺术展览和艺术剧目展演,让文化艺术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二是文旅IP培育。构建中轴线文化IP,打造世界级文旅融合示范区,创新文脉+场景沉浸式体验,可通过打造主题化City Walk产品设计、夜间经济赋能、沉浸式演出、次元文化等新形势实现文化资源创造价值。三是遗存价值活化。激活工业遗存空间,创建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极。打造文化+科技、文化+数字类型的艺术新空间,通过创新的招商机制,吸引先锋艺术机构、科技独角兽、文化投资基金联合入住,形成产技商一体化模式。

  政协委员的此类建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传承发展、创新手段、多元参与和精准服务,推动天河区的文化走向“全覆盖、高质量、可持续”,让文化成果更多惠及全体民众,助力实现精神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