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公报

2024年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表时间:2025-05-23 17:06:51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浏览量: -
A+ A+ A+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走在前列的昂扬姿态,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河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连续两年荣获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第五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一、综合经济

  生产总值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614.6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1%,总量连续18年全市第一。三次产业比例为0.03:8.48:9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亿元,同比下降30.7%;第二产业增加值561.23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6051.30亿元,同比增长1.5%。人均GDP29.52万元,增长1.6%。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624.06亿元,增长3.0%,占GDP比重70.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429.25亿元,增长9.3%,占GDP比重21.6%。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4752.86亿元,增长3.5%,占GDP比重71.9%。其中,金融业增加值1560.79亿元,增长4.1%,占GDP比重23.6%;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加值1138.86亿元,增长9.1%,占GDP比重17.2%;现代商贸业增加值917.37亿元,下降6.0%,占GDP比重13.9%;高端专业服务业增加值849.58亿元,增长6.6%,占GDP比重12.8%;现代都市工业增加值286.26亿元,增长4.2%,占GDP比重4.3%。

  财政收支

  全年税收收入913.65亿元,增长6.2%。其中,增值税348.06亿元,增长5.0%;企业所得税267.81亿元,增长10.3%;个人所得税139.84亿元,下降1.6%。现代服务业税收收入685.43亿元,增长8.7%。金融业税收收入183.53亿元,下降2.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210.14亿元,增长25%;批发和零售业税收收入141.81亿元,下降3.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收收入82.84亿元,下降0.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47.44亿元,增长6.2%;工业税收收入33.36亿元,增长0.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16亿元,增长4.1%。其中,增值税23.58亿元,增长5.8%;城建税12.35亿元,增长5.8%;印花税10.12亿元,增长9.7%;房产税10.09亿元,增长7.5%;企业所得税6.97亿元,下降3.0%。来源于税收的收入66.73亿元,增长4.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7.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含市资金)160.11亿元,下降11.1%。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94亿元,下降17.8%。其中,教育支出39.64亿元,下降0.0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5.83亿元,增长0.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22亿元,下降18.3%;卫生健康支出11.67亿元,下降53.4%;公共安全支出13.71亿元,下降2.5%。

  市场主体

  现有各类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户数包含企业户数(含市局登记)、个体工商户数及农民专业合作社)78.1万户。其中,企业61.17万户,占全市企业总量比重26.3%。新增企业10.46万户,增长4.0%,占全市新增企业比重24.6%。其中,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0.17万户,占全市同类新增企业比重27.2%。

  从行业类型看,新增设立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4.5万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6万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万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万户,分别占我区新增设立企业比重43.3%、15.5%、14.3%、12.1%。新增设立企业增长最快的三个行业是采矿业,教育业,农、林、牧、渔业,分别增长200.0%、102.9%、79.4%。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按项目在地)增长11.7%。按产业分,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0.9%,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4.6%。按构成分,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额下降2.9%,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27.6%。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增长32.5%。165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32.5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7.5%。

  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712.0亿元,增长8.4%。其中,出口357.8亿元,增长29.2%;进口354.2亿元,下降6.8%。服务外包全口径执行额71.47亿美元,增长29.0%;服务外包全口径执行额78.8亿美元,增长10.2%;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22.4亿美元,增长2.0%。服务贸易额11.6亿美元,下降41.4%。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97家,增长19.4%,其中,合同外资超千万美元的企业1家。

  重点发展片区

  天河中央商务区(建成区)(注:天河中央商务区(建成区)包含天河南、林和、猎德、冼村4条街道)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98.77亿元,增长4.4%;建筑业总产值386.85亿元,下降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3.24亿元,下降6.2%。天河中央商务区再次入选福布斯中国中央商务区榜单前三、居华南地区首位,获评“最具消费引领力商务区”。160家企业获认定为广州市总部企业,占全市的28.5%,新引进500强投资项目12个,珠江新城新投入使用楼宇4栋,培育“信用楼宇”9栋。

  天河智慧城核心区(四至范围:东至大观路,南至环城高速路,西至华南快速路,北至广汕路)和智谷片区(四至范围:东至珠吉路,南至广园高速路,西至科韵路,北至沈海高速)推进片区招商引资,新洽谈入库项目92个,成功落地注册项目65个。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65亿元,增长0.6%;建筑业总产值79.46亿元,下降0.8%。天河智慧城核心区完成3宗重点地块收储、2宗地块出让。

二、行业经济

  工 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29.45亿元,增长4.3%。按行业分,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946.44亿元,增长4.5%;制造业完成183.01亿元,增长3.2%。按规模分,大型企业工业总产值940.76亿元,增长4.1%;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75.92亿元,增长9.5%;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112.77亿元,增长2.2%。四大硬核产业中,能源供应产业完成946.43亿元,增长4.5%;智能制造产业完成81.08亿元,增长1.2%;都市消费工业完成66.71亿元,增长6.2%;生命健康产业完成20.85亿元,增长14.9%。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410.95亿元,下降1.0%。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860.57亿元,下降0.8%;土木工程建筑业359.81亿元,增长1.3%;建筑安装业79.51亿元,下降3.8%;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111.07亿元,下降7.2%。

  国内商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3.48亿元,下降1.9%,占全市比重19.1%。主要商品中,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4.7%,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3.6%,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8%。网上零售保持平稳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96.87亿元,增长6.2%。

  金融业

  全区今年招引持牌金融机构14家,累计持牌金融机构295家,占全市比重约80%。其中,法人金融机构40家,占全市比重约40%。金融业增加值1560.79亿元,增长4.1%。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家,占全市比重11.1%;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46家(正常存续),占全市比重19.4%;累计新三板挂牌企业52家(正常存续),占全市比重25%。

  房地产业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000.69万平方米,增长3.5%;房屋竣工面积57.18万平方米,下降24.8%。商品房销售面积95.04万平方米,下降23.5%。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7.83万平方米,增长19.2%;期房销售面积77.21万平方米,下降29.3%。

  营利性服务业

  全区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不包含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合计3997.98亿元,增长4.9%。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356.17亿元,增长2.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1098.14亿元,增长12.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420.02亿元,增长3.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85.65亿元,下降0.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38.00亿元,增长11.9%。

三、科技创新

  创新主体

  新增科技类企业2.8万户,占全市的35.4%,科技类企业总数达15.9万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61家,占全市比重18.0%;1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企业入选胡润2024全球独角兽榜单;84项成果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全省唯一的突出贡献奖。入选2024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10家;2023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203.15亿元,占GDP比重3.10%。

  创新服务

  10家企业获评2024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在全市率先设立广州数据交易所服务专区,全区数据交易额占全市比重超五成。完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政府引导落地2笔“科技保险+银行融资”业务,“信用+金融+创新”融资服务体系累计投放较低成本贷款198.7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达27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36家,省级孵化载体21家。

  创新环境

  推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基地新入驻项目5个。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区11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超2成、占全市42.3%。专利授权量1.8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0.89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88件,占全市比重15%。商标申请量6.87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57.71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9.8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2倍。全区有效发明专利4.7万件、总量全市第一。

四、社会事业

  教 育

  积极扩大高中招生计划,全年增加806人。加强思政、心理、艺术、劳动、科学等紧缺学科在编教师配备,新增招聘紧缺学科在编教师112名。新开办3所中小学校(区),4所幼儿园。新增基础教育学位约6900个。公开招聘515名在编教师,新增正高级教师5名、副高级教师119名、中级教师372名。

  文 化

  区图书馆和区文化馆均为国家一级馆,21个街道文化站均为省特级文化站。现有2个区级总馆,21个街道文化馆分馆,238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0个文化馆社会分馆,21个街道图书馆分馆,41个社会合作图书馆分馆,27个图书馆服务点。举办群众文化活动7000余场次,公益文化艺术普及活动361场。获得98个国家、省、市级文艺大赛奖项,43节精品慕课荣登学习强国平台。

  体 育

  全区共有体育场地3932个,体育场地面积为442.11万平方米。全民健身路径393条,在天河公园新建1批智能公共体育设施,升级改造健身路径、乒乓球、羽毛球场地;在各街道社区新建或更新健身路径22条、儿童游乐设施17套、室内外乒乓球桌26张、维修翻新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2个;维修维护辖内公共体育设施400余件。区体校与区教育局共建训练学校共35个,区体校与社会共建训练基地共计23个。全区取得省、市体育专业比赛获得金牌158人次、银牌98人次、铜牌99人次,向省、市输送运动员14名。

  卫 生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53个,包括:65个医院,97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其他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66万张。其中,医院1.62万张。全区社会办医院床位数4091张,占医院床位总量比重为25.2%。在岗职工4.0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8万人,注册护士1.55万人,执业(助理)医师1.23万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0.16万人。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2779.57万人次,住院人数62.43万人次。医疗病床使用率77.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7.30天。

五、城区建设

  规划建设

  完成立体绿化建设5000平方米,完成新增绿道8.6公里、绿道提升10公里。完成猎德海月路口袋公园、穗园小区南环形社区公园、天俊阁东口袋公园、穗园小区北口袋公园、誉城苑社区口袋公园、龙口中路口袋公园共计6个口袋公园的建设。结合全运会项目,打造体育中心西北、东北2个社区公园。完成大观净水厂科韵附近路1公里缓跑径建设。

  市容环卫

  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清除卫生死角、垃圾乱堆放3279处,清理垃圾杂物约692吨,整治卫生黑点271个。开展垃圾分类执法“百日攻坚”行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单位1.23万家。治理违法建设196.66万平方米,排查广告招牌11.5万块,拆除违法户外广告和招牌1194块,面积1.23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

  2024年,天河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7%;NO2年均浓度、CO第95百分位年均浓度、PM10年均浓度、臭氧第90百分位年均浓度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同比分别改善11.8%、11.1%、9.5%、9.2%和4.4%,其中NO2改善幅度位居全市第1。全区地表水环境水质指数为4.51,改善9.0%;13条重点区域一级支流中有12条河涌均达到水质目标,其中,潭村涌和油脂厂涌优于考核目标1个水质类别;全区30条黑臭水体持续保持不黑不臭、“长制久清”。

  安全生产

  2024年,全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宗,死亡8人,分别下降16.7%、33.3%,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检查、巡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5.60万家次,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4.80万条,立案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案件739宗,实施经济处罚264.85万元;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宣讲活动19.2万次,受众达342.5万人次,对外发布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动态455篇。

  综合治理

  平安天河建设扎实有力,累计建成最小应急单元2720个,打造天河群防、天河小哥美团骑士2个群防共治品牌,刑事治安110警情下降12%,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连续10年在平安广州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等次。新增居民安装用户1.18万户,新增旧楼加装管道燃气居民用户(点火数)3622户、“瓶改管”非居民安装用户791户、“瓶改电”非居民安装用户1151户,新建市政燃气管道1.19万米。累计检查燃气经营站点及用气餐饮场所2.86万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4911宗。

  法律服务

  2024年,天河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4634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631件,调解成功率99.9%。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平台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约3万人次。社区法律顾问累计服务对象4.46万人次,提供包括诉讼及非诉讼服务总件数0.93万件。法律援助处提供法律援助咨询5879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70件,提供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法律帮助2178人次。

六、人民生活

  人 口

  年末常住人口224.31万人,增长0.2%;年末户籍人口110.57万人,增长1.0%;户籍人口出生数1.04万人,出生率9.8‰,死亡率3.5‰,自然增长率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05元,增长3.3% 。

  就 业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76万人。全年帮助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16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085人。举办各类公益性招聘会127场,开展高校系列专场招聘活动32场,开发空岗信息逾15.9万个。

  社区服务

  21个“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238个“双百工程”社会工作服务点持续跟进在册特殊困难群体11383名,实现辖内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开展居家探访或电访服务14万人次,个案服务1919个,小组服务3813节,社区活动1711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12家,成立社区慈善基金255个,设立社区慈善(志愿服务站)21个,组建志愿服务队伍307支,发展在册志愿者2.3万人;组织开展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3120场,服务居民约118万人次。

  民生保障

  向困难群众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5311.58万元。救助流浪乞讨、露宿人员1019人次。打造高品质“家政+养老”服务,累计服务1273人,累计服务4.03万人次。132个长者饭堂为3.8万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累计服务264万人次,送餐服务1.01万人次。发放70周岁及以上长者约95.51万人次,长寿保健金5667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24年广州市天河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为准。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取自相关部门统计数据。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常用统计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将一个地区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GDP与这个地区的平均常住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人均GDP=GDP÷平均常住人口

  平均常住人口=(上年末常住人口+本年末常住人口)÷2

  经济增长贡献率  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增量中,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增量所占的份额。计算公式为:某产业贡献率=某产业增加值增量/地区生产总值增量×100%

  可比价格  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可进行不同时期总量指标的对比。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指标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进行缩减。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

  工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这个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生活需要,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额  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指户口在本村(居)委会,居住在本村(居)委会的人口,或者户口不在本村(居)委会,居住在本村(居)委会半年以上的人口。户籍人口,指在调查区域内有户口登记的人口。户籍人口的统计和常住人口不同,如果未办理户口迁入手续,不论在调查区域内居住时间有多长,都不能统计为户籍人口。

  居民可支配收入  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外商直接投资  是指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法人和自然人,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在中国大陆地区对非上市公司的全部投资,以及对单个境外投资者所占股权比例不低于10%的上市公司的投资,包括设立或与大陆境内企业及经济组织共同设立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合作开发资源项目,设立境外公司分支机构等的投资。

  “番”与“倍” 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 翻一番,也是增加100%。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如增加两倍,就指增加200%;翻两番,就是400%,也就是增加了300%,翻三番是800%,也就是增加了7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是用一百做分母的分数,在数学中用“%”来表示,在文章中一般都写作“百分之多少”。百分数与倍数不同,它既可以表示数量增加,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减少。运用百分数时,也要注意概念的精确。如“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是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100,现在是“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现在是“20”。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出生率(又称粗出生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数比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死亡率(又称粗死亡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