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公报

2019年广州市天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表时间:2020-06-17 17:04:01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浏览量: -
A+ A+ A+

  2019年,天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经济

  生产总值

  据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047.3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8%,总量连续13年全市第一。三次产业比例为0.02:7.94:92.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亿元,增长20.3%;第二产业增加值400.72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4645.48亿元,增长7.7%。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666.39亿元,增长8.4%,占GDP比重达72.6%。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784.16亿元,增长8.7%,占GDP比重达55.2%。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88.29亿元,增长8.2%,占GDP比重达19.6%;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增加值753.63亿元,增长11.9%,占GDP比重达14.9%;现代商贸业实现增加值738.8亿元,增长4.5%,占GDP比重达14.6%;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2.5%,占GDP比重达6%。人均GDP28.56万元,增长6.7%。

  财政收支

  全年完成税收收入877.58亿元,下降1.7%。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实现收入320.02亿元、300.93亿元,分别增长1.3%、5.4%;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113.09亿元,下降26.8%。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634.99亿元,增长3.5%。四大主导产业实现税收收入474.71亿元,增长1.3%,其中,金融业税收收入194.87亿元,下降0.3%;新一代信息技术税收收入72.43亿元,增长4.4%;现代商贸业税收收入144.72亿元,下降3.4%;商务服务业税收收入62.69亿元,下降2.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12亿元,增长4.5%,其中,城建税12.33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企业所得税8.91亿元,增长15.4%;房产税8.53亿元,增长2.9%。来源于税收的收入62.94亿元,增长8.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含市资金)151.13亿元,增长4.7%,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9.92亿元,增长7.4%。在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城乡社区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和卫生健康支出分别为37.44亿元、29.42亿元、17.36亿元、16.23亿元和13.16亿元,分别增长13.2%、18.6%、24.6%、18.6%和4%。

  市场主体

  现有各类市场主体45.46万户, 其中企业32.63万户,占全市企业总量的25.5%。新增企业8.8万户,增长18.8%,占全市新增企业27.1%,其中,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1.5万户,增长71.4%,占全市同类新增企业的37%。按行业分,新增批发和零售类企业3万户,增长33.3%;新增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类企业1.5万户,增长60%;新增租赁和商务服务类企业5552户,增长12.1%;新增金融类企业205户,增长14.3%。新增“四上”企业1994家,占全市的22%;14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总部企业,占全市的31.5%。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按项目在地)增长3.2%。其中,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38%,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下降24.4%。重点项目建设加快,125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完成投资172.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为117.2%;143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8.8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为116.4%。

  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585.3亿元,下降5.6%。其中,出口249.9亿元,下降8.4%;进口335.4亿元,下降3.3%。新业态跨境电商进出口1.98亿元,下降76.5%;市场采购出口31.21亿元,下降50.1%。服务外包全口径执行额34.78亿美元,增长11%,离岸执行额11.89亿美元,增长16.1%。

  合同利用外资27.38亿美元,下降25.1%;实际利用外资6.26亿美元,增长72.4%。新设项目736个,其中,新设及增资合同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41个。新接洽入库项目177个,落地项目36个。

  平台建设

  天河中央商务区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77.18亿元,增长14.9%;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395.84亿元,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1.01亿元,下降0.3%。广州国际金融城成功纳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新出让地块2宗,累计达30宗,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

  天河智慧城核心区新引进IAB领域企业105家,天河智悦广场等四个重点产业项目竣工。天河智谷片区开发建设提级推动,先行开展小新塘和马鞍山片区开发建设。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86亿元,增长10.4%;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77.87亿元,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99亿元,增长12.1%。天河科技园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443亿元,增长9%;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148亿元,增长16%。

  天河路商圈持续发挥商贸中心功能,大力培育夜间经济和智能化、场景化、体验式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吸纳首店140家,占全市首店总量70%,超9成海外首店品牌选址落地天河路商圈。

  二、行业经济

  工  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3.71亿元,增长12.9%。工业产品生产销售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9.7%。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亿元,增长21.6%,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90.37亿元,增长13.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1.34亿元,增长3.7%。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9.29亿元,增长7.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4.41亿元,增长14.9%。

  建筑业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39.4亿元,增长10.9%;其中,省外完成产值386.37亿元,增长15.3%;省内完成产值853.03亿元,增长9%。按构成分,建筑工程产值1145.14亿元,增长11.1%;安装工程产值56.79亿元,增长11%;其他建筑业产值37.47亿元,增长3.8%。完成建筑竣工产值479.91亿元,增长46.3%。完成建筑施工面积9276.67万平方米,增长13.7%;其中,本年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1248.97万平方米,下降15%。全年新签合同额1428.24亿元,增长10.4%。

  商贸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4亿元,增长4.3%,占全市的19.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3.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8.2%。主要商品中,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8%、28.9%、37.4%、70.9%。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9.2%。

   金融业、电信业

  全区共有持牌金融机构237家,占全市比重超7成。实现增加值988.29亿元,增长8.2%。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3家,占全市比重15%;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40家,占全市比重24.4%。

  全年实现电信业增加值268.13亿元,增长23%。建成5G基站3243个,在全市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房地产业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246.55万平方米,增长14.5%;房屋竣工面积444.53万平方米,增长7.9倍。商品房销售面积80.54万平方米,下降17%,其中,现房销售面积31.14万平方米,增长58%;期房销售面积为49.41万平方米,下降36.1%。

  营利性服务业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2154.11亿元,增长12.5%。其中,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1601.71亿元,增长13.1%;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552.41亿元,增长10.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491.51亿元,增长11.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11.38亿元,下降9.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49.51亿元,增长11.8%。

   三、科技创新

  创新主体

  全年新增科技类企业2.6万家,增长18.6%,占全市32.2%;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87家,总数达3406家,占全市28%;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2780家,占全市30%;5家企业入选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占全市63%。全区共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1家,占全市33.9%。2018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166.1亿元,同比增长38%,占GDP比重3.6%。

  创新服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区行政审批局正式承接审批职能50项,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企业注册登记“2小时办结、立等可取”,“照、章、税”审批时间压缩至5小时。新增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1家,累计191家,总量占全市32%,其中,新增国家级孵化器4家,占全市40%;18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获评省级优秀。

  创新环境

  广州国际创新节成功举办,广州“天英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在全球21个城市设置赛区,累计征集参赛项目2615个。成立全省首个港澳青年支援中心,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完成揭牌,3个基地成为全省首批“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3个基地获评全市首批“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兑现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约9500万元。全区技术合同登记9364项,占全市44.4%,合同成交额450.3亿元,占全市35.4%。

  四、社会事业

  教  育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等重点学校建设加快,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广州中学凤凰校区教学楼项目动工,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城校区启动土地收储。教育资源供给加大,新成立教育集团2个,新招聘教师624名,高标准开办4所小学和18所幼儿园(园区),增加公办学位8010个。为来穗人员子女安排公办学位2158个。

  文  化

  连续三年举办文创产业大会∙天河峰会,成功举办2019年度中国幸福城市论坛,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区)”和“城市吸引力最强区”。 擦亮尚天河文化季、广州乞巧文化节、迎春花市嘉年华、一水同舟·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等品牌,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979场。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旧址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获国家表彰。

  体  育

  全年建设儿童健身游乐设施15套,推进建设健身路径40条、小型足球场2个;维修维护辖内全民健身器材450余件,正常使用率达到98%以上。与13所学校、9家体育机构共建19个体育项目训练,新注册青少年运动员316人,累计注册3190人,日常参训运动员1300余人。组织广州市“市长杯”羽毛球赛、天河区徒步健身活动、广州市健身气功站点联赛等体育活动赛事24项次。

  卫  生

  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76个,包括:医院4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1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3万张,其中医院1.26万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27张。在岗职工3.3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7万人,执业(助理)医师0.98万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0.11万人,注册护士1.25万人。按常住人口统计,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5.45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0.61人,注册护士7人。全科医生640人,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3.58人。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2430.83万人次(其中:医院占64.9%,基层卫生机构占34.4%,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占0.7%),住院人数48.1万人次。医疗病床使用率81.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7.69天。

  五、城区建设

  规划建设

  完成土地收储7.4公顷、出让11.6公顷。新开工地铁站点15个,地铁21号线开通运营。“八纵九横”路网建设全面提速,车陂路北延线、科韵路北延线动工建设,完成4个品质化提升项目和16个城市内涝点治理。“三旧”改造步伐加快,棠下新墟村民复建安置房建设基本完成,新塘、新合公司47栋复建安置房已封顶并完成首期分房。完成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32个,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75台。成功承办第二十六届广州园林博览会,白云山“还绿于民”濂泉路整治项目完工,天河公园拆围透绿二期工程完成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布置主干道花带花境1.2万平方米,新建绿道4公里,城区品质大幅提升。

  市容环卫

  830个强制分类单位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1003个住宅小区全部实现楼道撤桶。设置其他垃圾线路116条,餐厨垃圾收运线路23条,每天收运其他垃圾平均2700余吨,餐饮垃圾230余吨,厨余垃圾120余吨。新增环卫机械831台,全面实行21个街、5个环卫保洁所“六个一”的标配。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作业率100%、7米以上宽度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率超85%。新建公厕22座、改建109座,补贴开放社会厕所42座,提前一年完成“厕所革命”计划任务。

  环境保护

  全年空气质量达标306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1,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83.8%。PM2.5、NO2、SO2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4%、4.3%、22.2%。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整治“散乱污”场所2661个,猎德涌等4条河涌连续6个月“长制久清”水质监测达标,车陂横涌等26条河涌“初见成效”全部通过市复核评估,车陂涌整治入选全国治水典型案例,“揭盖复涌”等治理经验得到住建部认可和推广。

  安全生产

  开展“迎国庆、保平安、奋战五十天”等各类专项行动110余次,检查企业6.8万家次,出动人员17.67万人次,排除隐患3.6万条,立案632宗,实施经济处罚602万元。开展“打通生命通道”等消防专项行动,检查单位2470家,发现火灾隐患812处,整改火灾隐患790处,责令“三停”单位18家,罚款176万元。建立区、街、企三级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基地,组建268名宣传培训教员队伍,全年共计宣讲93批次、宣讲企业436家次、培训2265人次。

  社会治安

  推进公安大数据和5G智慧新警务探索应用,“公安网+盘查”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警务优秀创新案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0.2%。打掉涉黑恶团伙64个,侦破涉黑恶案件346宗,刑事拘留755人。严厉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冻结涉案金额1.2亿元。破获毒品案件239宗,查获毒品约18.03千克。

  综合治理

  拆除违法建设面积357.2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2814块,面积1.93万平方米。查扣五类车1.15万辆,规范和清理乱停放共享单车109万余辆次,通报共享单车公司搬移转运2.7万余辆次。开展燃气专项执法行动2689次,检查燃气经营站点场所7779个次,检查燃气运输车辆173台次,依法取缔燃气经营黑点57处,查扣(含没收)违规燃气瓶1868个。

  法律服务

  受理人民调解案件3937宗,调解成功3855宗,调解成功率达97.9%。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142人,累计期满解除2759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83人。刑满释放人员718人,帮教率100%,安置率99.6%。社区法律顾问累计服务对象5.28万人次,提供包括诉讼及非诉讼服务总件数9405件。提供法律援助咨询5403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858件,其中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640件,占民事案件的72%。

  六、人民生活

  人  口

  年末户籍人口96.57万人,增长2.8%;常住人口178.85万人,增长2.4%。户籍人口出生数为 1.44万人,出生率14.65‰,死亡率3.42‰,自然增长率11.24‰,符合政策生育率95.72%。

  就 业

  全年新增就业6.2万人,帮扶1.1万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率为70.6%。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举办招聘会106场,邀请企业3033家,提供就业岗位8.55万个。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累计培训454人。推动“南粤家政”工程,引导辖内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育婴师、保育员等家政服务类培训班9期,累计培训313人次。全年受理创业担保贷款申请65人,发放金额1080万元。受理、审核各类就业创业补贴共计2.32亿元,惠及企业2.2万家次。组织创业活动54场,积极开展创业孵化服务。

  居民生活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859元,增长9%。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5497元,增长7.9%。教育文化娱乐、居住和衣着支付分别增长9.2%、9.8%和5.9%。恩格尔系数30.1%。

  据抽样调查结果,至2019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52辆, 家用空调241台,移动电话282部,家用电脑87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平方米。

  社区服务

  建成219个社区民主议事厅,开展议事协商1321次,形成决议1746件,执行落实1514件。完成5家社工站标准化建设,16家社工站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中。开展居家探访服务1.83万人次,个案服务2723个,小组服务3086节,社区活动1099场,服务社区居民17.68万人次。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1544场,为困难群众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投入公益资金97.73万元,提供公益物资折合价值89.6万元,服务居民9.42万人次。

  民生保障

  全区参保户数21.61万,增长13.4%,其中养老保险131.38万人,失业保险146.97万人,工伤保险133.55万人。及时足额发放70周岁以上长者长寿保障金4261.42万。设置养老大配餐服务点89个,核拨助餐配餐费共计1368万元,累计服务超470万人次。全区首个公办养老机构区老人院启用,首批投放床位200张。救济对象累计5511户8516人次,累计支出低保金950.01万元,支出分类救济金、节日慰问金和临时生活救助金等255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492万元。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50.9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4.52万人次累计2280.13万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19年广州市天河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为准。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取自相关部门统计数据。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常用统计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三次产业  三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将一个地区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GDP与这个地区的平均常住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人均GDP=GDP÷平均常住人口

  平均常住人口=(上年末常住人口+本年末常住人口)÷2

  经济增长贡献率  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增量中,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增量所占的份额。

  计算公式为:

  某产业贡献率=某产业增加值增量/地区生产总值增量×100%

  可比价格  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可进行不同时期总量指标的对比。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指标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进行缩减。

  农业总产值  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副、渔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

  工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这个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生活需要,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额  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指户口在本村(居)委会,居住在本村(居)委会的人口,或者户口不在本村(居)委会,居住在本村(居)委会半年以上的人口。户籍人口,指在调查区域内有户口登记的人口。户籍人口的统计和常住人口不同,如果未办理户口迁入手续,不论在调查区域内居住时间有多长,都不能统计为户籍人口。

  居民可支配收入  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外商直接投资  是指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法人和自然人,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在中国大陆地区对非上市公司的全部投资,以及对单个境外投资者所占股权比例不低于10%的上市公司的投资,包括设立或与大陆境内企业及经济组织共同设立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合作开发资源项目,设立境外公司分支机构等的投资。

  “番”与“倍” 增加一倍,就是增加100%; 翻一番,也是增加100%。除了一倍与一番相当外,两倍与两番以上的数字含义就不同了,而且数字越大,差距越大。如增加两倍,就指增加200%;翻两番,就是400%,也就是增加了300%,翻三番是800%,也就是增加了7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是用一百做分母的分数,在数学中用“%”来表示,在文章中一般都写作“百分之多少”。百分数与倍数不同,它既可以表示数量增加,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减少。运用百分数时,也要注意概念的精确。如“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是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100,现在是“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现在是“20”。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出生率(又称粗出生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数比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死亡率(又称粗死亡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