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青年在株洲动力谷展示中心参观交流
2019年天河区港澳青年国情研修班主题班会
港澳青年们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国情研修班班主任谢宝剑教授,辅导员孙升云教授、余玲副部长为港澳学员代表苏俊业、叶丽珠颁发结业证书
近日,由广州天河海外联谊会主办、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承办,香港广州天河各界联谊会、澳门广州天河联谊会共同协办的“2019年天河区港澳青年国情研修班”在湖南举办。天河区委常委谢伟担任领队,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担任班主任,暨南大学中医教研室主任孙升云、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余玲分别担任研修班辅导员。研修班有近40名港澳青年学员参加,分别来自各行各业。
在班会上,学员们热烈地交流了彼此对于内地和港澳发展的看法,大家敞开心扉,表达了对内地发展壮大的钦佩和对民族的依恋之情。这些学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的知识和文化背景,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希望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内地的氛围,进一步地了解祖国的山河、文化和发展状况。他们的血管里涌动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他们始终怀着一颗爱护中华的赤子之心。
突破文化想象,了解中华文化
为让学员们进一步感受自己与内地的民族情感联结,本期国情研修班特地选择了“思想传播+文化探访+名企交流”的研修方式。在衡阳,衡阳党校的彭湘容老师以夏明翰为主题,向青年们传播了为追求信仰而奉献自己的共产主义青年价值观;在株洲,港澳青年们走进国企中车株洲,现场感受“中国制造”的历史发展脉络。除此之外,青年们还实地走访了石鼓书院、岳麓书院、湖南省博物馆、韶山等一批湖湘文化传播地;在这些学习活动中,感受民族的“根”与“脉”。
在参观期间,骄阳似火,地面温度高达40度,但仍未阻挡学员们学习的热情。通过参观,港澳青年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与祖国的密切联系,对祖国产生了更深的眷恋。
在结束白天的实地参观后,每晚国情班的学员们都会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在参观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后,学员们纷纷表达了对“中国速度”的惊叹与敬佩。他们普遍认为,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样的发展速度是无与伦比的,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天河区委常委谢伟在主题班会上提到,中华民族是不断摸索、探索、求索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依靠的是务实、勤奋的品格和始终如一的责任感,这些优良的品质都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是因为有了充满热情与毅力的一代代中国人,才有了今天发展的成果。希望学员们学有所悟,认真体会思考,多传播感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融入当下的双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来,不断开拓进取,为促进广州与香港和澳门的共同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瞻仰先辈风采,感受华夏魅力
开国领袖毛泽东、“只要主义真”的革命家夏明翰、为中国技术献出青春的中车集团员工……通过研修班的学习,这些为信仰为事业努力奋斗的前辈们在学员们的脑海里都刻下了立体而深刻的印象,学员们在听闻他们的事迹后都深受感动。
在先进前辈的指引下,学员们逐渐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内核,与此同时,更深的文化认同感油然而生。在参观中车集团时,学员们既为中国核心专利的进步喝彩,更感受到走在民族建设前线的出色领导者的坚持,正是有了他们的热血与付出,才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出口的巨大转变。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教授在结业仪式上总结道:“未来大湾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港澳人民应当与大陆人民一同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共同承担民族发展的重担,实现协同发展。”
“我们应该将在本次研修班中学习到的内涵与思想传播到更广阔的人群中去,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祖国、了解祖国,从而实现文化认同”。研修班结业时,学员们纷纷如此表示。即使一人的力量很渺小,但也应该尽己所能,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如果不能以一己之力影响一个群体,那至少能够教会自己的家人子女不要忘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根。
研修班在学员们的掌声中圆满落幕,纵使课程的时间和内容有限,但研修班使得两岸同胞能够相互认识、了解,发现差异,取长补短。在回程的路上,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研修班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体验,一改以往的冗长课程,以实践、体验为主,让学员们得以亲身体验课本之外的世界,身体力行地去发掘自己与民族的联结。与此同时,许多学员们为下一次研修班出谋划策,并期待着再次参加国情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