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投资动态

天河智慧城“小巨人”!上药天普的硬核创新之路

发表时间:2025-04-08 11:15:29 信息来源:投资天河 浏览量: -
A+ A+ A+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生物医药产业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赛道。作为国家首批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广州依托“双区建设的政策红利,率先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链,培育出超万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在天河这片创新热土上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药天普”)

凭借30多年深耕危重症领域的硬核创新实力

于2024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为粤港澳大湾区

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注入新动能 

30余载“尿蛋白”突围

破解国际难题

原研和创新

是上药天普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药是衡量一家药企研发实力的重要标尺,一款创新药从立项到上市须跨越重重难关。在天河智慧城的二十多年,上药天普一步步向塔尖突围,走出一条自主创新“孕育”国产新药之路。

图片

上药天普广州总部

  从人尿液中提取药用蛋白,曾是全球生物制药领域的技术瓶颈。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早于1993年便将人源性蛋白药物研发列入重点支持领域。而于当年成立的上药天普,以“自主创新”为矛,锚定人源性尿蛋白药物赛道,突破性开发出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体系,一举攻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难题。

  1999年,其自主研发的国家二类新药“天普洛安®”(注射用乌司他丁)问世,填补国内急性胰腺炎特效药空白,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2005年,全球首创的一类新药“凯力康®”(注射用尤瑞克林)获批上市,为脑卒中治疗提供全新方案。

  如今,上药天普已手握88项有效知识产权、44项中国发明专利、3项国家专利奖,参与制定8项国家药品标准,核心技术更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危重症药物研发容不得半点取巧,一款新药从实验室到临床,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是这份坚持,让上药天普的三款核心产品累计惠及超千万患者,在急性胰腺炎、脑梗死等救治中成为“生命防线”。

“智造”升级,产业园里长出产业链

天河智慧城

广州生物医药创新的“心脏地带”

这里集聚了

从研发、生产到物流的全产业链要素

上药天普正是这一生态的受益者与共建者

  1998年,上药天普在此建成符合国际GMP标准的现代化工厂,实现从原料提取到制剂生产的全链条闭环;

  2024年,企业再度加码——中心实验室引入智能检测设备,新冻干粉生产线规划落地,产能与质量控制迈向数字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上药天普与广州湾区新药研究院等机构深度联动,推动“实验室成果”加速走向临床。

  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天河区打造的“一园一谷”(2112工业园、天河生命谷)布局,为企业提供了“上下游就在隔壁”的便利。上药天普通过国药控股广东物流有限公司的物流,将急救药品配送至市区的时效压缩到1-2小时。天普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近20年来最大规模硬件升级,探索AI与制药工艺的融合,向“灯塔工厂”目标迈进。

图片

上药天普中心实验室

向“新”而行,中国方案惠及全球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质

  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2024年,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核认定,上药天普作为专注在急危重症领域的生物制药企业,凭借原研创新能力与技术优势,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图片

  获评“小巨人”,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根据规划,上药天普将聚焦危重症与抗肿瘤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国际合作”双轮驱动,力争2030年惠及患者数量翻番。目前,其产品已进入韩国、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市场,乌司他丁等“天河智造”正擦亮中国生物医药的国际名片。

  “广州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为企业注入强心剂。”上药天普总经理李珂表示,天普将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锚,持续攀登生物医药价值链高端,为全球健康贡献广州力量。

从技术突围到生态共赢

  天河智慧城的生物医药企业正以创新为笔

  在广州万亿级产业集群的蓝图上

  书写“生”生不息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