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龙舟文化的街坊看过来
赏龙舟不用等到端午啦
筹备2年的
车陂“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
近日正式开馆迎客!
展馆内容丰富
记载着近百年来
车陂村乃至整个广府地区的龙舟文化
据了解,这一展馆除了是广州首个以龙舟文化为核心的非遗文化传承保育文化展览馆,还是广州首个村级筹建并结合党群服务的文化中心。车陂通过传统文化的力量激发基层党建活力,以龙舟文化、宗祠文化等为底色,将传统文化学堂变成优秀家风讲堂,将龙舟文化交流打造成国际交流平台,致力构建幸福车陂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小天在现场看到,“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一共分成六个馆区,内容分为三大单元共计九个部分对车陂的宗祠文化、龙舟文化进行一一解读,其中包括:车陂宗祠文化介绍、龙舟文化传统习俗、龙船制作工艺流程、龙船组成部分介绍、车陂的传统民俗活动、车陂招景与龙船饭的现场重现等。在龙舟文化展览馆的中央位置,摆放着一艘一比一还原的实体龙船模型,让观众能够近距离观赏与触摸到真实的龙船。

据展馆负责人介绍,本展馆内的所有展品均由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动员全村村民及龙舟爱好者、龙船会等各方各面共同捐赠。
在众多展品中,值得一提的是一幅名为《一水同舟》的水墨画,这幅“巨作”长约4.5米、高约2米,由八位车陂本土艺术家们历时两个多月时间共同参与绘制完成,15日才“新鲜”装裱在馆内。
据介绍,画中呈现的是四五十年代、童时记忆中的车陂游龙图,本土十多条龙船齐聚车陂涌,大榕树下炮竹声声,村民们都争相在两岸看龙舟盛事,另外岸上还有戏棚演大戏,呈现出本地人口中的“又有龙船又有戏”的景象,热闹气氛更甚过新年。
此外,馆内还有很多珍贵的藏品,包括非遗大师李光华赠展的纸通龙凤船,苏炯峰先生赠展的多艘建国初期保存至今的古帆船和龙船模型、以及一幅由曾伟棠、林耀创作的《车陂龙舟趁景图》等等。
龙舟文化展览馆不单每样展品都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还融入了不少多媒体元素,让观众能身临其境般观赏车陂龙舟盛会、欣赏车陂民俗童谣,也可以试着敲击百年龙船鼓,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体验。

开馆当天,“谈古论今展流长·广府龙舟非遗文化论坛”也在展馆举办。省市非遗相关的专家学者齐聚,讨论车陂乃至全省非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议题。其中包括“挖掘龙舟文化内涵,传播民俗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广府龙舟文化保育”、“新生代民俗文化传承”、“地方文化构建与城市文化多样化”等。
而借本次龙舟文化展馆开馆仪式的契机,车陂龙舟促进会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金融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暨南大学等华南高校也展开文化艺术产学研基地共建项目。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车陂村的丰厚文化底蕴为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车陂村的优越地理位置为未来高校学子们开展各项活动打造了新的平台。今后,高校学生和老师有望借助车陂村的优质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艺术创作活动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岭南文化名片新增一股青春明快的气息。
声音 ————
“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可以看做是车陂文化锤炼的精华,无一不展示着车陂人爱国、爱家、团结、积极、互助、共勉的传统特质。除了车陂本土人,展览馆还吸引了周边各地区的龙舟文化爱好者进场观看。
老车陂人黎先生:
作为一个车陂人,一定要知道祖宗的历史,家乡的文化是怎么来的。以前我们有想法,但没有资金筹建这样的博物馆,如今城中村改造后,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地方,可以承载我们的记忆,真的非常感动。
居民王先生:
我在车陂住了20多年,因为太太是车陂人,所以一直有了解车陂的龙舟文化。这里装修很久了,我们也期待了很久,终于可以进来看看。
海珠区龙船会陈先生:
很少村会这样重视自己的文化,车陂村做得很好。而且馆里不仅展现车陂文化,馆藏布置主要在说我们的龙舟。你看(指着《一水同舟),这里说的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场景,爬上树上跳进涌里游泳、扒船,感觉像一下子回到旧时候。
如何参观
车陂“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地址:
天河区旭景西街东尚明苑小区内
展览馆开馆后
未来将会每周对外开放一天
其余时间也接受各大团体参观预约
具体方式请留意最新资讯
来源:南方+、南方都市报、广州天河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