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投资动态

重磅!天河将新增肿瘤、口腔、骨科3所医学科学中心!

发表时间:2019-04-11 11:58:09 信息来源:本网 浏览量: -
A+ A+ A+


大手笔!

广州首个“研产医”模式

将落地天河!




昨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将分别共建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科学中心广东省骨科研究院。今后,天河将新增肿瘤、口腔、骨科3所医学科学中心,这也是广州首个“研、产、医”现代化医疗建设模式



三位一体建设模式

天河区和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以及三家医院本着资源协同、价值共创的理念,采取区院(校)共建模式,共同打造三所医学科学中心(研究院)。这次天河区与3所院(校)合作,不仅仅是建设医院,而是集医疗、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医学新型研发机构,这将是广州首次出现的“研、产、医”三位一体建设模式。


3所医学科学中心(研究院)将以医学科研为原动力,以成果转化为突破点,以医疗服务支撑研发、承载成果、培育产业,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全链条。同时,每所医学科学中心(研究院)将举办一家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观察:天河如何打造医疗科技创新高地?

天河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同时,努力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走在前列。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要着力打造湾区服务枢纽。加强与港澳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领域合作,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体系。




如此而言,提高卫生健康服务保障水平,不仅是天河促进综合城市功能方面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助力“塑造健康湾区”的重要抓手。对标国际化医疗教育资源,让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跟上天河区社会经济发展节奏,是应有之责、题中之意。


当前,天河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布局,着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疗卫生高地,天河区着力规划新建6家高水平医院,除了签约的3家医学科学中心(研究院),东北部三级综合医院、东部三级综合医院两个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医疗综合保障能力将大幅提升;广州市中医医院新院区选址天河智谷并已动工,天河区去年也顺利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区中医药资源进一步加强。




此外,市妇儿中心总部落户天河珠江新城,区属妇儿医疗资源有效整合,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同时天河区全面实施强基创优行动,鼓励社会力量办医。一批批高品质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满足居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在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看来,最近几年,天河区不但经济增长快速,而且形成高端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齐头并进态势,与中山大学等合作建设医疗科学中心等举措将进一步完善天河区城市功能,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


从另一层面而言,天河区高校云集、科研实力强劲、创新创业氛围浓厚,30所本科院校、55间科研院所,吸引集聚全国乃至世界的学者,科技创新也已成为天河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程斌说:“天河区正迈向科技创新强区、卫生强区,我们优质的医疗资源也会向这方面倾斜。加之天河区本身是高新技术和高校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逐步增强,给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也给大湾区健康事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天河区若充分发挥教育、人才和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上也可以复制这种领先地位,形成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优质要素资源加速集聚,努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地发展。


立足当下,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天河主动探索与院(校)共建“研、产、医”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医学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攻克和解决重大疾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增创天河营商环境新优势。


着眼未来,站在改革发展坐标上,天河将致力于打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科技创新高地、医疗卫生高地,让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健康,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为广州乃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三所医学科学中心(研究院)发展规划


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

将有大湾区肿瘤大数据中心


以中山大学及其附属研发机构(医院)为技术力量支撑,共建科学中心自正式运营之日起5年内,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综合影响力的国家肿瘤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肿瘤大数据中心;在运营8年内,力争成为国家肿瘤医学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透露,该医学科学中心内还将建设大湾区肿瘤大数据中心,加强对肿瘤防治机制的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成果。




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科学中心

将建设大湾区儿童口腔科普中心


以中山大学及其附属研发机构(医院)为技术力量支撑,共建科学中心自正式运营之日起5年内,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综合影响力的广东省口腔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儿童口腔科普中心;在运营8年内,共建科学中心力争成为国家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争创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程斌透露:“将建设大湾区儿童口腔科普中心,让口腔健康从小抓、从早抓,促进我们的科研及转化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新医院将开设300—500张床位

还将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南方医科大学及其附属研发机构(医院)为技术力量支撑,共建研究院自正式运营之日起5年内,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综合影响力的广东省骨科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在运营8年内,共建研究院力争成为国家骨科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骨科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争创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蔡道章说:“将设置门诊,如果场地允许,利用我院优质医疗资源,还要新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便病人就近看病。新医院将开设300—500张床位,骨科所有的亚专业,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儿童骨科、骨肿瘤、足踝外科、康复等将根据需求逐步开设。”



来源:南方+、南方日报、南方网、中大肿瘤防治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