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繁体版 英文版 EN 登 录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 投资动态

深读:连办5年的国际投资年会带来了什么?

发表时间:2020-08-31 20:50:27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量: -
A+ A+ A+

8月27—28日,连续举办5年的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再度起航,吸引世界目光。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州首次举办的全市层面国际大型投资推介活动。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举行三场平行论坛;深度考察南沙自贸片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广州科学城等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全方位展示广州的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广州不断探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机遇。  

拉长时间轴可以看到,投资年会和广州这座城市愈发紧密联系在一起。2015年3月26日,“新常态新机遇——2015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启航。此后,投资年会成为羊城一年一度向全球持续释放“湾区引力”的窗口,为国内外经济精英提供高层对话、探讨合作、共商发展的重要平台,源源不断为广州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5年时间走过

投资年会也成为观察广州的绝佳“窗口”

广州为何选择投资年会?

投资年会给广州带来了什么?

从过往到当下

我们可以看到广州的“进化”

“我现在是腾讯招商局局长,希望今后成为广州招商局‘副局长’。”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的一席话,成为2015年投资年会上的“金句”。   

来自全球的知名企业家、行业精英、学者,往往是每年投资年会上最为瞩目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既是各自领域的“代言人”,也通过投资年会的平台加入广州“朋友圈”,在投资年会上了解广州,更为广州带来新技术、新资本和新机遇。  

法国智奥会展有限公司全球CEO奥利维费兰多在2016年投资年会上曾评价,广州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沿和窗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来到这里,我看到了会展业的春天。”  

与一年前马化腾在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的发言相呼应,奥利维·费兰多也向在场嘉宾表态,要做广州的义务“推销员”,以该公司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展览活动为平台,宣传广州、推介广州。  

云集世界精英的投资年会,搭起了各行各业的沟通桥梁,更让世界看到了创新的广州如何以开放胸怀拥抱变化。  

“如果你有全世界最好的技术,一定要来广州。”在2017年的投资年会上,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的发言被即时转换成文字,显示在屏幕背景板上。  

彼时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决定了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突破的城市和国家,将走在全球前列。一座城市的产业布局、社会管理、人文关怀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应考虑布局人工智能,“我们看到广州有这个决心,科大讯飞将围绕广州的核心优势,如教育、医疗、汽车等,把人工智能最顶尖的技术结合起来,服务好广州。”  

走在时代前沿和科技尖端的广州,孕育了众多创新企业,更诞生了不少企业家的“传奇故事”。  

“20多年前,我拉着行李箱从宁波坐火车独自南下,语言也不通,却能感受到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在2018年的投资年会上,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讲述了自己的“广州故事”。  

在他看来,开放、包容,是广州最大的财富。“我们很乐意看到广州,未来不断走向更好、更强,从中国一流城市走向全球一流城市。”  

不断扩大的“朋友圈”背后,是广州“引力”的持续释放。  

“我们相信,大时代孕育大广州,大广州孕育大企业。”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在2019年投资年会上说道。  

在投资年会这个平台上,每一位“朋友”背后链接的都是资源,“朋友圈”的扩张带来的是产业资源的集聚。  

春种秋收,循环往复。5年时间,投资年会给广州带来了什么样的创新“种子”,结出了怎样的产业“成果”?  

2015年,投资年会向国内外投资者重点推介21个招商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100亿元。同时,推出了140个涉及高端制造、信息科技、商业零售、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及总部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达2395亿元人民币。  

2016年,7场专题分会合计签约项目111个,签约金额约2200亿元。2018年,广州与西门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基础设施、智能制造、可持续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  

2019年,84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3185.05亿元,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智能制造、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健康和农业等产业和领域。  

在今年的投资年会上,同样也可以看到平台带来的新商机、新活力。  

根据广州市商务局数据,今年签约的重大项目超过250个,协议总投资额超6000亿元,集中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冷链物流以及文化旅游等领域,包括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阿里巴巴新零售华南运营中心、百度系列项目等。集中动工的重大项目超过200个,总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从信息科技、商业零售到智能制造,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不难发现,每一年投资年会都给广州带来不同的产业资源“种子”,且有范围越来越广,产业越来越高端化的趋势。  

更重要的是,平台带来的“种子”与广州的产业有着高度的适配性。  

2018年3月,广州发布“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计划”,提出到2022年,广州全市IAB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成为影响全球、引领全国的IAB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广州IAB产业发展势头十足,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从时间上看,今年的投资年会“迟到”了,但“迟到”的投资年会意义更为重要。  

这是信心所在。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广州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力度,尽量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今年1—7月,全市新洽谈亿元以上产业招商项目1436个,同比增长53%。签约项目449个,同比增长73%;其中,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的签约产业项目88个,投资总额100亿元以上项目14个。注册(落地)项目538个,同比增长372%;协议投资总额3594.74亿元,同比增长60%。  

1—7月,全市1642个“攻城拔寨”项目共完成投资30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2.9%,超过时序进度4.6个百分点,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今年以来新开工的重大项目达261个,此次投资年会期间,还将有一大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这是发展所需。在GaWC发布的2020年世界级城市名册显示,广州进入Alpha-级别,排名第34位。纵观各大全球城市评价排名,位于前列的无一例外都是均衡发展的综合型城市,能在各领域施加全球影响,为全球化注入全面的活力。广州需要在各大城市排名榜单中刷新高,就需要在更国际化的平台上展现城市活力形象,国际投资年会正是平台之一。  

这是使命所在。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经济社会全面复苏的关键节点,广州举办以“新格局·新机遇”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广州投资年会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活动,是践行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主动把握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以开放的姿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安全的发展的具体实践。  

今年,广州启动营商环境3.0改革,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创造、国际营商规则衔接、法治化营商环境3大高地。投资年会也是广州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的绝佳“窗口”,吸引企业“用脚投票”。  

今年以来,广州聚焦“六稳”“六保”,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在这场“迟到”的投资年会上,广州将以更开放的姿势讲述老城市新活力,与国内外投资者共话新格局,共享新机遇。

数读广州 

市场主体越来越多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5年

全市新落户服务业企业87311家,同比增长28.8%;全市新落户制造业企业7536家,注册资本总额253.1亿元。  

2016年

新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6个、投资272亿元,中远海运散货、思科中国创新中心、中铁隧道总部等一大批枢纽型总部企业落户广州。

  

2017年

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8家、累计297家;新增在穗项目109个、累计921个。  

2018年

互联网+”相关服务迅猛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8.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9%。  

2019年

亿元以上签约项目606个,超100亿元项目40个;签约投资总额12436.7亿元。亿元以上落地项目417个,超100亿元项目25个;协议投资总额4917.6亿元;落地项目2019年投入资金1022.5亿元。  

外资企业先后落户

  固定投资持续增长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2015年 

限额以上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62.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2.8个百分点。  

2016年

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个百分点。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146.8亿元,增长1.2倍,其中出口增长1.5倍,进口增长83.2%。  

2017年

新经营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227.7亿元,增长55.1%,全年快递业务量39.33亿件,同比增长37.2%。 

2018年

全年快递业务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首次突破50亿件,达50.64亿件,增长28.8%。  

2019年

高端专业服务业快速增长14.5%;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增长30.0%,快递业务量增长25.3%;保税物流进出口总值达1120.6亿元,增长24.8%,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达11.2%。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看广州5年进化论!  

  阅读原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关闭
    手机版
    粤商通
    穗好办
    • 天河政府网
    • 广州天河发布微博
    • 广州天河发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