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随着新能源汽车巨头小鹏汽车拿下天河区科韵路东侧地块,以小鹏汽车为龙头的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天河智慧城加速形成。不仅如此,在天河科技园的整体谋划布局和多项配套服务的推动下,以网易、佳都、北明软件、极飞科技、小鹏汽车等为龙头的网游动漫和电竞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及轨道交通产业集群、5G应用和智慧城市产业集群、数字农业产业集群同时崛起,由五大产业集群共同绘就的产业新区蓝图正在天河智慧城徐徐展开。 产业集群为何在天河智慧城快速崛起?这离不开天河科技园早已形成的产业集聚沃土。从孕育互联网企业的科韵路,到新一代信息产业集聚的天河智慧城,经过30年的发展,天河科技园集聚了2500多家科技企业在此落户,产业基础扎实,形成了从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大数据应用研发等品类齐全、上下游配套较完善的软件全产业链。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面对新形势,为进一步推动天河智慧城高质量发展,今年天河区发布了《关于推动广州天河智慧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近五年天河智慧城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举措,提出天河智慧城将立足于发扬区域产业优势,聚焦高端软件业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天河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网游动漫和电竞、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和轨道交通、数字农业、5G应用和智慧城市等五大优势产业集群。 《实施意见》为天河智慧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园区产业布局也有了更明晰的“线路图”。
围绕既定目标和“线路图”,天河智慧城瞄准新赛道,大力发展网游动漫和电竞、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和轨道交通、数字农业、5G应用和智慧城市等优势产业集群。园区坚持以产业聚集发展为纽带,将众多的单个企业品牌有效聚合,形成产业集群,产生良好的“搭载效应”。 例如,园区以佳都集团为龙头,大力推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化、智能化发展,打造人工智能及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佳都集团作为广州市人工智能和轨道交通产业链“双链主”,一直围绕产业链开展技术创新。在城市交通方面,佳都首创的IDPS城市交通大脑,带动包括方纬、华为、百度等在内的一批行业高科技领军企业共同参与;在智慧应急方面,佳都与省应急管理厅联合成立了“广东智慧应急研究基地”,加快应急管理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目前佳都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共聚集产业链企业150余家,市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包括云从科技、方纬科技、文远知行、奥比中光等10余家达到上市估值的独角兽企业,带动千亿级别的上下游产值。 而在农业科技领域,园区积极发挥极飞科技、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的“头雁”带动作用,数字农业产业集群正在崛起。目前园区已集聚了大气候农业、康高农业等数字农业企业8家,2020年实现营收6.9亿元,1~10月实现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20%。 在这个集群,既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又有创新平台的加持。一方面,极飞科技作为龙头企业,通过对科研、开发、制造和传播渠道的整合,不断推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在全球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带动了一批上下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平合构建、资源汇聚、要素交易、重点培育、产业服务、交互交流等18个重点要素,创制“围点搭环”闭环工作模式,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企业、人才、金融的深度融合。 随着五大产业集群雏形的显现,天河智慧城还通过地块产业优化、载体招商推动的形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要素齐备的产业链生态。《实施意见》指出,天河智慧城将聚焦产业主攻方向,推动区域高质量均衡发展,力争每年引进10家以上引领型大项目、好项目。 今年以来,天河智慧城围绕网游动漫和电竞、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和轨道交通、数字农业、5G应用和智慧城市等5大产业集群龙头、“链主”企业延链补链,开展科韵路东侧地块、航天奇观二期西地块、马鞍山北地块等3个重点片区产业规划策划研究。 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园区在地块产业策划时就提前介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精准导入匹配企业,建立天河智慧城招商储备项目库,根据科韵路东侧、航天奇观二期西、马鞍山北等3个重点片区所属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方向,筛选符合产业用地要求及具备一定综合实力的企业,已成功导入小鹏汽车、亚美科技等一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入驻。目前已出让地块9宗,用地面积共17.85公顷,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投资额预计将达77.8亿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质的载体资源,是孵化和培育壮大企业的摇篮。今年,天河智慧城加强对载体招商资源运用,建立“管委会—载体—企业”三级载体服务平台,推动23个分园招商资源共享、联动。在招商引资全过程中,一个园区载体有了新线索、新突破,周边相关载体要立刻联动起来,打好配合,通力合作,强力攻坚,推动招商引资成效实现提升增长。 目前,园区各类载体空间总面积共约353.56万平方米,柯木塱园区约7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2021年,新入驻企业310家,涉及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其中包括网易、极飞、小鹏汽车等优质企业进驻。期间,园区协调极飞租赁天拓互联网产业园办公场地约5000平方米,小鹏汽车及上下游企业租赁碧桂园天河智汇ECO项目、创锦创业产业园共约35000平方米。 为了提升天河智慧城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园区积极走出去,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园区投资发展。今年,天河智慧城先后到北京、南京、东莞等地开展外出招商,与企业就开拓华南市场的商机和共谋发展等方面进行交流。2021年以来,天河科技园共引入企业244家,其中IAB企业192家,注册资本超亿元企业34家。 对于企业而言,谁掌握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除了做整体谋划布局,天河智慧城还从引领行业发展的角度入手,带动五大产业集群里的龙头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稳固企业“领军”地位。 自天河科技园创办以来,网易、UC等众多互联网企业从这里崛起,如今以网易为龙头的网游动漫和电竞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其中落户天河智慧城的网易二期将于年底全面建成。面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为充分发挥园区网游动漫和电竞龙头企业优势,天河智慧城积极推动这些企业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进一步增强企业在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的主导权。 园区带领企业与知名高校进行战略合作,深度参与《网络游戏适龄提示(试行)》《游戏企业内容自审流程》《网络游戏分类》等网络游戏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以及《电竞赛事分级分类》《电子竞技场馆建设规范》《电子竞技标准体系》等在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标准制定。
园区指导企业参与《广州市电子竞技产业扶持政策》(待发布)等系列规划和政策的起草。推动产业链生态落地,根据电子竞技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合作发展情况,以项目为主导推动多家企业将商业行动落地广州,赋能广州市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助力广州早日建成全国电竞产业之都。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竞争力,天河智慧城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企业科研创新提供平台支撑。如今,园区集聚了宏太高新产业园技术研发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佳都智能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等多个公共技术平台,全面服务于企业创新发展。 其中,宏太高新产业园技术研发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广大初创企业提供基础性和共性IT应用业务的技术研发和试验协助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使初创型中小企业能方便、高效、灵活地在平台上完成IT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运维管控等,降低创新研发的实施门槛和研发成本,目前已服务园区内企业超100家。

佳都智能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佳都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测试、交付等专业化技术服务,以及创新人才培养、展示体验行业交流、创新氛围营造等服务,协助企业突破技术难题,帮助企业节省研发投入成本。 而落户园区的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可为园区工业互联网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举办工业互联网培训会,力争招引集聚一批工业互联网软件业上下游企业。 依托于今年3月正式开园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资源优势,向园区企业提供产品试验试制等服务,为企业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 为了真正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天河智慧城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通过主动对接重点产业企业需求,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各项政策支持,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
天河智慧城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
积极打好政策宣传“立体式组合拳”
↓ ↓ ↓ ↓
● 通过新媒体、智慧城报等多种形式,全渠道深入各分园、企业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活动;
● 利用金融机构、中介等渠道,向园区重点企业、高新企业、总部企业及“四上”企业开展政策精准推送,确保政策直接送达企业高管;
● 通过招商交流活动向招商对象进行定向政策解读。
依托政策兑现平台,通过全流程线上申请、并联兑现,简化受理流程,缩短兑现时间,让政策红利尽早惠及企业。据悉,2017~2021年,园区共奖励扶持企业4125家(次),奖励金额合计约4.56亿元。
为解决企业人才后顾之忧,园区积极发动、协调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单位开展紧缺急需人才入户申报工作,共解决网易、小鹏汽车、三维家、致远电子、尚阳科技等36家企业116名急需紧缺人才入户广州需求。同时,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申报幼儿园、小学、中学学位,共解决了网易、小鹏汽车、宜通世纪、联奕、天普生化等22家企业申请的82名子女学位问题。在住房方面,2019年至今,园区共协调解决网易、中建四局、德生科技、南方通信等13家(次)90名人才的人才公寓申报需求。 为了解决创新企业“资金难”的问题,天河智慧城联合区商务金融局和工商银行天平架支行在园区推出“百亿融资助投智慧城”“工银天河——科创信用贷”“工银天河——抵押快贷”3款定制专属金融产品,分别服务于重大产业项目、拟上市企业及中小微科技企业,目前已有17家园区企业提出申请,7家企业获得融资投放,合计实现融资金额2300万元。 园区还联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电子结算中心,组织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10多家园区中小企业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就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充分发挥“天河二号”基金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天河二号”基金共投资项目14个(16轮次),累计投资金额约1.99亿元,其中政府引导基金出资5597万元,带动社会投资约16.5亿元。 为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火车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今年天河智慧城创新项目管理方式方法,紧盯项目建设“卡脖子”难题,创新“1+1+1+N”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大力协调推动天河智慧城核心区和智谷片区22个新落地筹建项目尽快开工。据悉,目前,品高、金税、联奕、玖的、龙狮、百田、贪玩、中望等14个园区新落地产业项目已开工并加快建设,游戏电竞产业链龙头企业网易的总部二期项目也将在12月底前竣工。园区开工建设、干事创业氛围空前浓厚。 针对园区入驻企业多、流动性大、涉及物业管理机构复杂等特点,为准确、清晰掌握园区底数,实现园区科学管理和决策分析,2021年,天河智慧城启动园区产业地图绘制,全面梳理了园区553家规上企业和99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运营数据以及23个分园的相关数据,初步形成产业地图框架。 未来,园区将搭建基于高精度地理信息的园区企业标准库,为建立园区企业空间信息台账以及后期企业管理、决策、改造等提供数据基础,更精确掌握园区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状况,做到底数清、状况明、监管准。 对于扎根天河智慧城的不少企业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优质的产业集群是吸引企业的“硬实力”,而宜居宜业的环境则是让企业能留下的“软实力”。近年来,天河智慧城聚焦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产新区,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交通项目将迎来加速建设。 园区配套方面,今年9月,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天河智慧城第一小学三所高质量学校正式启用,将进一步满足周边教育需求。9月底,以湿地文化角为中心、向公园周边辐射的亮灯工程完工,并完成了逾1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水鸟生态廊道生态修复建设工作,既给水鸟“安家入户”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也给市民提供一个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今年,天河智慧城全面提升数字配套服务,推进5G智慧基础设施全覆盖,在天河智慧城范围内协调建成三大运营商移动5G站点约220个,实现智慧城内5G网络全覆盖。 在交通建设方面,园区大力推进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南部道路(一期)、软件路西延长线已投入使用,天河科技园10号路已完成设计招标,加快开展华观北五街和软件南街及支路工程、高唐北二街跨杨梅河桥梁工程、地铁21号线智慧城站周边道路工程等3个项目前期工作。打通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系统堵点。加大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广佛环线、机场二高、车陂路北延线、火炉山隧道、华观路西延线等重点主干路网项目建设协调力度。目前,火炉山隧道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约20%,天河智慧城综合管廊总体形象进度已完成95%,华观路西延线将于年底实现全线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