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增商业面积478.9万平方米
相当于29座天河城
其中天河路商圈和珠江新城商圈
新增面积也达到39.2万平方米
1996年8月18日,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TEEMMALL)正式开业,这是中国大陆最早运营的大型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天河城开启了中国购物中心元年。此后,国内的购物中心在走过探索与稳步发展的阶段后,从2012年开始驶入快车道。
那么,这十年,千年商都广州新增了多少购物中心,商业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提供的数据,从2012年至今年6月底,广州新增商业面积478.9万平方米,相当于29座天河城。
一、商业规模——10年商业面积扩2.3倍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粤海天河城集团在天河区的交通中枢、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规划兴建起一座包括天河城购物中心(TEEMMALL)、甲级写字楼——粤海天河城大厦(TEEMTOWER)和五星级酒店——粤海喜来登酒店(SHERATON GUANGZHOU HOTEL)三位一体的地标性商业地产项目——天河城广场,占地4.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10万平方米。其中,有着“中国第一商城”称号的天河城购物中心,地上7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集购物、美食、娱乐、休闲、商务于一体。
2011年9月23日,广州太古汇亮相天河商圈。这是太古地产进军内地的首个商业地产项目,也是其“汇”系列落地的第一个作品。开业时,商场成功引入路易威登、香奈儿、爱马仕、迪奥、PRADA五大一线品牌,打破了长期以来外界关于“广州不适合发展高端奢侈品市场”的质疑。如今,广州太古汇已形成了广州最集中的高端品牌生态圈。
天河城和广州太古汇的开业,都是广州商业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最近十年,包括天环、天汇、广州K11等大型购物中心陆续建成,成为羊城市民风物休闲的好去处。
数据显示,2012年时,广州商业存量为204.3万平方米,而截至今年6月底,商业存量已增长至683.2万平方米。2013年与前一年相比,全年只增加了8万平方米,但此后的每一年,增加面积均超过40万平方米,可见这10年确实是广州商业快速发展的10年。尤其是2018年和2020年,每年商业面积的增长都超过了80万平方米。而在天河区,即使只统计了天河路商圈和珠江新城商圈,新增面积也达到39.2万平方米。
二、空置率变化——10年间保持稳定水平
从200多万平方米增长至680多万平方米,广州购物中心的规模在这十年中快速扩充,那么空置率有何变化呢?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零售物业的平均空置率为14.2%,而到了今年年中,反而有所微降,为14.1%。整体看这十年,广州零售物业空置率水平保持了稳定,虽然中间经历了疫情,但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可见市场的韧性非常高。
分阶段看,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市场需求额外高,这三年空置率均在10%以下。天河路商圈作为华南第一商圈,空置率在这十年中都未超过10%,最低时仅为5.1%。
三、租金走势——天河路商圈租金稳步上涨
天河区作为广州商业中心,天河路上一铺难求,亦是外来品牌打开广州市场的首选,持续推高租金水平领先全市。
数据显示,2012年,天河路商圈平均租金为1239.2元/平方米/月,并一路涨至2020年的1758元/平方米/月。其后,受疫情影响,租金水平有所下降,但目前仍可达到1679.1元/平方米/月,远高于全市661.9元/平方米/月这个平均水平。
四、展望——大湾区展机遇下还有更多更好的十年
走过了发展的十年,在大湾区展机遇下,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推动下,广州商业的未来会怎样?
“论历史,广州具有2000多年对外贸易史;论地位,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华南区域性的金融、贸易、经济、航运、物流、文化和科技中心;论竞争力,广州多年被评为Alpha级别世界一线城市,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排名第二;论吸引力,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309家。”
第一太平戴维斯广州董事总经理暨华南区副董事长刘蔚海表示,过去一年,广州围绕培育标志性品牌活动、软硬件配套设施、促消费新政策新措施等方面实施的14条案例做法,已被纳入商务部首批培育建设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推动下,广州提出要实施‘尚品’‘提质’‘强能’‘通达’‘美誉’五大工程。从提升消费高端化国际化水平、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建直播电商之都、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以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这5大手段大力推动广州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他认为,广州可通过强调千年商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广府文化影响力,以旅游作为重要驱动力,结合新消费场景及新零售,古今结合,联合增加广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