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银行大湾区中心基础设施全部竣工
总投资额4000万美元
以支持大湾区内个人及企业银行业务营运
高聚集度和灵活性
使12平方公里的天河
汇聚大量金融机构
金融业增加值1189.79亿元
金融发展离不开科技,在数字经济时代更是如此。近日,“2022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在论坛上表示,在政策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础之上,其域内蕴含巨大的银行服务与财富管理需求。与此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置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内,也享有巨大的发展机遇。
“创新谋变、寻求突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林远栋说,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是,以创新为基础,通过人才与科技的配合,促深粤、港、澳三方在跨境金融方面的合作及人才交流,同时助推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为此,渣打银行正积极加大布局,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在制定整体策略时,渣打集团将粤港澳大湾区视为核心区域。如渣打银行于今年5月宣布在广州天河区设立的渣打银行大湾区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全部竣工,该项目是渣打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项目。渣打银行大湾区中心总投资额为4000万美元,以支持大湾区内个人及企业银行业务营运,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金融技术开发及应用,以及加强渣打在大湾区内的跨境银行业务。金融研发团队为该中心的压轴员工,也将成为未来渣打促进大湾区跨境金融的强大后盾。
渣打大湾区中心项目外观图
为什么选择广州天河?
金融总部聚集,人才不断汇聚
粤港澳大湾区是充满活力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也为扎根于此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金融发展迅猛的广州天河,成为了渣打银行选址大湾区中心的重点选择。
渣打环球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挹凡:
选择来天河前我们项目组看过多个大湾区的城市和地区,渣打看好大湾区未来的发展,也希望未来参与到大湾区的建设中。同时人才和交通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天河人才聚集,除了科技人才,还有不少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聚集度和灵活性都比较高。而交通方面,从ICC的办公室到香港2小时左右的时间,为穗港两地的工作交流提供了便利。
12平方公里的天河CBD,汇聚了120家总部企业,其中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高端专业服务业、现代都市工业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080.57亿元,占GDP比重70.2%,对GDP增长贡献率83.3%。
天河区区长陈建荣:
CBD是天河建区37年以来的发展成效,也是天河连续15年稳坐广州第一强区的关键。接下来,利用天河东片、北片广大腹地大量的优势,天河经济增长有望再添“新动能”。
从天河北到珠江新城,围绕着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与珠江黄金岸线的交汇处周边,全广州大部分的金融业、金融总部汇聚于此。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天河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189.79亿元、占全市48.2%,拥有持牌金融机构243家、占全市74%,外资银行39家、占全市88%,备案私募基金管理机构294家、占全市33%,集聚了广州期货交易所、上交所南方中心等金融交易平台。
金融平台不断搭建、要素不断富集、人才不断汇聚。作为广州金融中心,天河CBD正不断汇聚金融、期货、信息科技等总部企业,打造广州市核心商务区专业楼宇集聚区,以平台建设筑巢引凤,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金融总部入驻。
科技+金融助湾区金融创新提速
金融和科技始终是以人为本,以客户需求为本。
今年5月,渣打大湾区中心设立的axess labs创新实验室作为中国的首站,将通过与金融科技伙伴的合作,推动银行业的技术创新,为渣打加快推出尖端金融技术及创新金融产品赋能。此外,通过与金融科技伙伴的合作,以及黑客马拉松等活动参与并推动银行业的技术创新。同时也将继续探索最新的金融科技,包括区块链、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机器人技术等在渣打的应用。
渣打大湾区中心之所以落户广州,原因之一是广州可以满足渣打银行对金融人才的需要。目前有超过700名员工在大湾区中心工作,预计到2023年底,员工数量将达到1600人。
渣打银行亚洲区行政总裁洪丕正:
粤港澳大湾区是渣打银行的战略重点区域,大湾区业务对我们在亚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渣打银行今年宣布将在未来三年投资3亿美元到中国相关业务,以把握中国持续开放所带来的机遇,并将相关盈利贡献于2024年底前翻一番,这其中就包括了在大湾区的投入。
近年来,金融业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主要助推器。立足广州试验区机遇,天河集合已有的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资源优势,未来将结合数字产业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
大湾区金融图景展开,金融市场日渐增强的互联互通增强了渣打银行对大湾区持续增长和繁荣的信心。科技+金融也将助力湾区金融创新发展提速,释放更多潜力。